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01916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酮替芬治疗慢性荨麻疹42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酮替芬治疗慢性尊麻疹42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价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酮替芬治疗慢性尊麻疹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入选患者76例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单予盐酸左西替利嗪5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酮替芬lmg口服每口2次,两组患者连服4周,停药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85%)高于对照组(73.53%),x2=5.28,P<O.05o结论盐酸冷西替利嗪联合酮替芬治疗慢性尊麻疹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关键词】尊麻疹,慢性/治疗;盐酸左西替利嗪;酮替芬慢性尊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病因复杂,临床上治愈较为困
2、难。我们应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酮替芬治疗慢性尊麻疹,并与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入选病例为我院皮肤科门诊2007年1〜12月临床上确诊为慢性尊麻疹患者,年龄18〜56岁,性别不限。在试验前24h有尊麻疹症状和体征。接受治疗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1周内未使用过内服药;无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共入选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龄18〜53岁,平均34.5岁,病程2个月〜9年,平均1.9年;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22〜56岁,平均35.6岁,病程1个月〜8年,平均L8年。两
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治疗方法治疗组予盐酸左西替利嗪5mg口服,每晚1次,并合用酮替芬lmg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单予盐酸左西替利嗪5mg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连服4周,停药后观察疗效。1.2.2观察方法按4级(0〜3分)评分法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瘙痒情况、风疹大小和数量、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4级评分标准:①瘙痒情况:0分为无瘙痒;1分为轻度瘙痒,不影响睡眠;2分为中度瘙痒,每晚因瘙痒觉醒次数W2次,影响睡眠,但不影响正常纶活和工作;3分为重度瘙痒,每晚因瘙痒觉醒次数$3次或无法入唾,影响唾眠和正常生活工作。②风
4、疹大小:0分为无风疹;1分为风疹直径2分为风疹直径1〜2.5cm;3分为风疹直径>2.5cmo③风疹数量:0分为无风疹;1分为风疹数1〜10个;2分为风疹数11〜20个;3分为风疹数>20个。④风疹持续吋间:0分为无风疹;1分为持续时间W4h;2分为4h<风疹持续时间W12h;3分为风疹持续吋间>12ho⑤风疹发作次数:0分为无风疹;1分为风疹每天出现1次;2分为风疹每天出现2〜3次;3分为风疹每天出现>3次。各项冃评分相加为总积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表现及转归。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3疗效判定标准基木治愈:积分下降
5、指数$90%;显效:积分下降指数60%〜90%;有效:积分下降指数30%〜60%;无效:积分下降指数<30%o有效率二基本治愈率+显效率。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5.28,P<0.05),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略)1.2不良反应治疗组有6例,对照组有5例出现口干、头痛、乏力、胃部不适现象,治疗组有9例出现轻度倦意,发生率分别为14.29%、14.71%和21.43%。由于反应轻微,均能耐受,未影响临床观察,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3讨论慢性尊麻疹的病因复杂,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原因[1
6、],临床上用于治疗的药物较多,但疗效不一,抗组胺药是治疗慢性尊麻疹的主要药物。盐酸左西替利嗪是新•代高效非镇静抗组胺药,为高选择性外周H1受体拮抗剂,能有效控制慢性尊麻疹症状[2],且起效迅速,半减期长,安全性高。酮替芬为强效过敏介质释放抑制药,不仅能抑制抗原诱发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而且可抑制抗原、血清或钙离子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同吋本药也有组胺H1受体拮抗作用,还可拮抗5-疑色胺和白三烯的作用。我们的观察结果显示,两药合用治疗慢性尊麻疹有效率为92.86%,比单用盐酸左西替利嗪(73.53%)效果好,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7、;O.05)。因此联合用药是治疗慢性尊麻疹的有效方法。治疗过程中出现口干、头痛、乏力、胃部不适、倦意等轻度不良反应,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影响小,故该法治疗尊麻疹有效且安全。【参考文献】[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2]郝飞,李惠,鲁元刚,等.左西替利嗪与西替利嗪治疗慢性尊麻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6):32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