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17241
大小:86.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27
《日语专业大专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题目:论日本人感情模式的文化特征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摘要本文从心理文化的视角,探讨了作为口本人基本人际状态(缘人)一个维度的“感情模式”的文化特征。“缘人”的感情配置模式的特点是,比西方的“个人”更容易得到心理一社会均衡,却不像中国人那样在以亲属集团为核心的小范用◎动保持均衡。感情的控制机制最也是“抑制型”,但更趋丁•承认和评价H然感情,感情控制更趋于参考多种情境因素。同时,还阐述了口本人作为感情控制机制农征的“耻感意识”和“情境型行为”方血的特点。关键词:感情配置;感情控制机制;基木人际状态;心理一
2、社会均衡.211第1章作为基本人际状态一个维度的感情模式.1第2章感情配置模式第3章、感情控制机制第4章、感情控制机制的两个表征参考文献第1章作为基本人际状态一个维度的感情模式感情需要是我们人类的基木需要之一。人与电脑的区别,在于人会将感情投注于某些人、某些物或某些文化规范而电脑却不能。另一方面,人又不是完全“任情而动”,人与大猩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能够将自然感情向“理”(伦理、理性)的方向转化而大猩狷却不能。人们一般将人际关系分为两类:一类仅为角色关系,如与出租车司机、商店售货员的关系,缔结这种关系主
3、要是因为“冇用”,一般不投注或很少投注感情;另一类是角色与感情结合的关系,如与父母、情人、好友的关系,对这类关系投注了感情。后一类关系对我们最重要,是我们生活的本质所在。根据许愎光提汕的"心理一社会均衡”(PsychosocialHomeostasis,PSH)原理将我们的生活环境视为一个由不同层次(共八层)同心岡组成的“社会一文化场”,这个“场”中摆放着家庭、父母、婚姻、神明、心爱Z人和心爱Z物,以及理想、信仰等文化规范,我们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投注不同的感情,将其女排在不同位置并与Z保持着动态均衡。
4、我们把最重要、投注感情最多的东西放在距离我们最近、拿起来最顺手的地方(相当于图式中的第三层)。这一层若缺少了,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不方便,会将其他层的内容移到这一层来以达到新的均衡。哪些内容重要、哪些不重要以及按照何种规则将其编码摆放,不仅因个体而不同,也因文化而异。依据文化的设计感情在PSH图式各层的投注方向称为“感情配置”,自然感情向“理”的方向转化的机制称为“感情控制机制”,感情的控制机制在心理和行为方而的表现称为“感情控制的表征”。以上三个方面构成基本人际状态的感情维度。采用这个理论来描述感情的配
5、置和控制的文化特点时需要指出以下两点:其一,此一视角冇一暗含的假设,即人的感情能量在总体上是一定的,如果向某些人、某些物或某些文化规范投入感情较多,就会对另一些人、物、文化规范投入的较少;如果将较多的“情”转化为“理”,用于其他转化的感情就会少;如果感情高度“特化”为-•种特定的感情,向其他领域转换的能力就弱。2其二,考察感情模式的文化特点时,并非否定这种模式的个体差异和变化因素,只是盂要暂时冻结这些因素而进行抽彖概括。这是此种研究方法所需要的:此方法所把握的是事物的“原型”,需要尽量排除次要因素和次生
6、变量。当碍要了解该事物的"变型”时再逐一加入次要因素和次生变量进行分析,说明各变量Z间的关系以最终得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结论。感情是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涉及的一个重要范畴,但这些学科主要是对感情的普遍性规则的探讨而不大垂视文化差异性。的确,我们人类的感情冇许多是共同的。譬如,人皆冇喜怒爱恨Z表达,人在激动时身体的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等,但人类感情还冇社会文化的侧面,这主要是指感情的评价、釋放和控制受文化影响、模塑。这方面较多的是差异性,而正是这种差异性构成了这个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心理基础。心理一社会均衡
7、的视角就是从探讨这种差异性入手,将经过文化模塑的感情模式视为“基本人际状态”的一个维度,重点揭示的是不同基本人际状态下感情配置和控制机制的文化特点。由文化模塑的感情模式,是一种比习俗、制度、价值观等更稳定的、类似某种文化基因的东西。如今天的]」本从政治和社会制度上说跟美国更接近了(以至冇的政治家强调日本与美国的“共同价值观”),但似乎无明显证据说明I」本政治家的感情和行为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和政治运作模式也向美国人靠拢了。第2章感情配置模式相对于西方的“个人”,笔者建议用“缘人”和“伦人”分别指
8、称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这两种基本人际状态皆以强调人的相互性为特点,故其感情配置都较集中于对人关系方面,都具冇垂视人际关系的和谐而非解决内心焦虑的特点。但“缘人”的感悄配置特点是:感情投注的范围比“伦人”要广泛,却又不像“个人”那样具冇鬲度动态性,它是一个既受限定但却较广阔的范围。以下结合许氏提出的日本人与中国人PSH图式(图1和图2)描述这种差异。与“伦人”的PSH图式和比,“缘人”PSH图式的一个垂要特点是其第三层(“亲密的社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