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

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

ID:46555382

大小:4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5

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_第1页
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_第2页
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_第3页
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_第4页
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一、问题的提出马洪字浩澜,号鹤窗,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的著名词人,创作态度非常严谨,“四十余年,仅得白篇”①。明人对其评价非常高,如杨慎《词品》卷六评云:“马浩澜洪,仁和人,号鹤窗,善吟咏,而词调尤工。皓首韦布,而含珠吐玉,锦绣胸肠,袞然若贵介王孙也。”②徐们龄《般精隽》卷十一云:“马浩澜名洪,号鹤窗,杭之仁和人。善诗词,极工巧。……予为鹤窗、清溪偕出菊庄Z门,而鹤窗能大肆力于学问,既得诗律Z止,复臻诗余Z妙,人以与清溪齐名云。”③又聂心汤《万历饯塘县志》:“马洪……善为声诗,有长庆

2、风致。其词调尤极妍丽。”④但是,到了清代的朱彝尊,评价就为之一变:“明初作手,若杨孟载、高季迪、刘伯温辈,皆温雅纤丽,咀宫含商。李昌祺、土达善、舉宗吉之流,亦能接武。至钱塘马浩澜以词名东南,陈言秽语,俗气薰人骨髄,殆不可医。”⑤这段话影响淸人其深,如晚淸陈廷焯就跟着说:“词至明而词亡矣。然三百年中岂无合作?明初如刘伯温、高季迪、杨孟载Z流,尚沿虞伯牛、张仲举ZIH,无害风雅;至文征明、杨升庵辈,风格虽低,犹堪接武。口此而后,如马浩澜辈,陈言秽语,读之欲呕。”⑥陈廷焯基本上是常州词派的思路,和朱彝尊流派不同,所以,其

3、中应该排除了党伐声气,而体现的是淸人,特别是康熙之后词坛的普遍看法。一直到现代,王易写《词曲史》,对马洪也是如此评价⑦。%1马洪:《花彩集自序》,转引自杨慎《词品》,卷6,《词话从编》(北京:屮华书局,1986),第1册,页532。%1同上。%1徐伯龄:《婵耕隽》,卷1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7册,页147。按田汝成《四湖游览志余》卷十三亦引引徐语,文字略有不同:“鹤窗与陆淸溪偕出菊庄Z门,而清溪得诗律,鹤窗得词调,界体齐名,可谓盛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5册,页459。%1聂心汤:《钱城县志

4、•文苑》,《武林掌故从编》木,页21上。%1朱瘵尊:《词综•发凡》,《词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卷首,页12。%1陈廷焯:《云韶集》,卷13。同样的看法,也表现在这位批评家的《白雨斋词话》卷三,惟文字略有不同:'‘词至于明而词亡矣。伯温、季迪,已失古意。降至升庵辈,枝枝叶叶为Z,益难语于犬雅。自马浩澜、施浪仙辈出,淫词秽语,无足置喙。明末陈人中能以秋艳之笔,传凄婉之情,在明代便算高手。”(《词话丛编,第4册,页3823)又对此表示费解:"马浩澜亦有《花影词》三卷,陈言秽语,又出浪仙之下。而当时并负才

5、名,即后世犹有称述Z者,真不可解。”(《白雨斋词话》,卷6,《词话从编》,第4册,页3923)%1如王易说:“其词非无冶情秀句,但气骨轻浮,境语凡近,故朱氏谓其俗不可医。”《词曲史》(南京:江为什么明人和清人的评价如此不同?朱彝尊为什么要如此激烈地反对马洪的词?朱彝尊对马洪的批判,导致了什么结果?这些,就是木文要冋答的问题。二、马洪Z俗何谓?朱彝尊对马洪的批评,主要是“俗”,所谓“陈言秽语,俗气薰人骨髓”,这是一个很重的否定。雅俗之辨在中国源远流长,最初是与西周礼乐制度暨政治制度相联系的,表现为雅言雅乐•和俗言俗乐

6、的对立。至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动荡和分化,雅俗观念也得到里新阐释,偏离了音声和政治,引进了人格和文化的内涵,从而形成了新的雅俗观。不过,直到这时,严格说来,这一观念还没怎么进入文学领域。引起文学领域的关注,主要还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形成了文章不朽的思想,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非常注重文体艺术风格的辨析,因而雅俗观念渐渐成为时人晶评文章的基本观念,成为人们认识文学发展规律的重要参照。后來,经过唐代的蕴积,宋人对雅俗观念的理解乂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关于雅俗的关系,也不再是二元对立,而是良性互动了①。只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7、才能深入了解词的雅俗Z辨,因为词的雅俗之辨正是宋代所提出来的新命题。以“雅”、“俗”來论词,几乎伴随着宋代词的蓬勃兴盛的局面同时展开。众所周知,随着上世纪敦煌宝藏为学术界所关注,沉埋千年的敦煌曲子词向壯人昭示出词的早期风貌,即几乎和一切文学样式一样,词在一开始也是源于民间的,因而帶有不少民间文学的鲜明特征,包括感情的直截了当,语言的通俗平实等。同样,像一切文学样式一样,它也有一个由俗向雅发展的过程。事实上,从晚唐五代开始,经过花间词人和南唐君臣等,词的雅化过程一刻也没有停止。进入宋代,随着文人的人规模介入,这一趋势

8、更加明显。柳永俗词的出现,或苏教育出版社,2(X)5),页255o%1宋代的著名文人都喜欢讨论雅俗的问题,如苏轼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苏轼:《於潜僧绿筠轩》,《苏轼诗集》,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2,笫2册,页448)黄庭坚也说:“余尝为少年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