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相隐制度浅探

亲亲相隐制度浅探

ID:46518742

大小:5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4

亲亲相隐制度浅探_第1页
亲亲相隐制度浅探_第2页
亲亲相隐制度浅探_第3页
亲亲相隐制度浅探_第4页
亲亲相隐制度浅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亲亲相隐制度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亲亲相隐制度浅探四川人学木科毕业论文亲亲相隐制度浅探亲亲相隐制度浅探摘要: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其以儒家伦理纲常思想为基础,对维护丿力代的封建统治起了积极作用。新屮国成立后,亲亲相隐制度作为一项封建残余被废除。然而,亲亲相隐制度并非我国古代所特有,而是古今小外较为普遍的一个法律现象,当代枇界各国均对容隐制度作了相关规定。“存在即合理”,亲亲相隐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案件侦破的难度,然而却体现岀了法律对人性的关怀,对稳定社会秩序、维护法律权威等方面起了积极作丿U。同时,亲亲相隐制

2、度也符合我国宪法中国家尊重人权的相关规定以及我国关丁•构建和谐社会的施政理念。木文分为三个部分刈•亲亲相隐制度作了简单的探讨:第一部分梳理了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脉络;第二部分对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相关亲亲相隐制度作了简单介绍;第三部分从经济性、期待对能性、时代意义等多个角度方而综合对亲亲相隐制度的存在及其合理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主题词:亲亲相隐容隐制度拒绝作证权父子相隐1四川人学木科毕业论文亲亲相隐制度浅探目录引言一、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丿力史发展1、2、3、4、5、我国亲亲和隐制度的起源亲亲

3、和隐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完备成熟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延续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消亡与废止二、国外及其他地区的相关容隐制度3、4、国外古代有关容隐制度的记载英美法系国家的容隐制度大陆法系国家的容隐制度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容隐制度三、対亲亲和隐制度的相关探讨1、亲亲相隐制度的经济性分析2、从期待可能性的角度看亲亲相隐制度3、亲亲相隐制度的时代意义3.1、体现国家尊重人权3.2、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结语附录1:主要参考文献2四川人学木科毕业论文亲亲相隐制度浅探引言亲亲相隐制度,即亲属容隐制度,

4、是指亲属Z间相互隐瞒罪行,不告发和不作证的行为不以罪论或者从轻处罚的制度。亲亲相隐制度作为中华法系的一项典型制度,从春秋时期起源,在西汉时期正式确立,Z后为丿力代所沿袭和发展,直到上世纪屮期新屮国成立后同国民政府“六法全书”一起被废止。考察世界各国当今及历史上的立法,亲亲相隐制度并不为屮国所特有,而是古今屮外较为普遍的一个法律现象,范忠信教授称之为屮外立法之“暗合”。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提出关于国家尊重人权的相关规定以及我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此次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引入亲属拒绝作证权,可

5、看作对亲亲相隐制度的一定程度上的恢复。一、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丿力史发展1、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起源中国最早有关亲亲相隐制度的记载出H《国语•周语》:“夫君臣无狱,君臣皆狱,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其观点为君臣、父子Z间不应该有诉讼发生,凶为诉讼主体Z间的平等性会破坏君臣、父了之间是有上下层级这种伦常关系。孔子最早明确地提出了“亲亲相隐'的主张。《论语•子路》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了证Z。'孔了曰:'吾党Z直者异于是:父为了隐,了为父隐,直在其中矣。'”1儒家认为建立社会秩序,“

6、礼”比“法”更有效,所谓“导Z以政,齐Z以刑,民免而无耻;导Z以徳,齐Z以礼,有耻冃恪。”《论语•为政》,提倡通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求每个人各安其份以达到社会的和谐,而子证父罪的做法违背了儒家“亲亲”“尊尊”的纲常关系,会导致社会陷入混乱,因此孔子认为父子相隐的做法更为合适。《韩诗外传•卷二》记载了一则类似的故事:“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而好直,王使为理。于是道有杀人者,石奢追Z,则父也,还返于廷,曰:'杀人者,臣Z父1张燕婴译注•论语•子路[M],北京:中华书局,2006.195

7、.3四川大学木科毕业论文亲亲相隐制度浅探也。以父成政,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弛菲废法,而伏其辜,臣之所守也遂伏斧,曰:'命在君。'君曰:'追而不及,庸有罪乎?了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然。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以死罪生,不廉也。君欲赦Z,上Z惠也;臣不能失法,下Z义也。'遂不去,刎颈而死乎廷。”然而石奢没有想过“令君失所倚,非忠也:君欲生之而赴死,亦非忠也。”因此可以看出只有容许“亲亲相隐”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对“亲亲相隐”做了进一步的讨论。《孟子•尽心上》中记载

8、:“桃应问曰:'舜为天了,皋陶为士,瞽嗖杀人,则如Z何?'孟了曰:'执之而己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Z?夫有所受Z也。''然则舜如Z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履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2孟子认为舜不应该以天子的身份干涉司法,但另一方而即使抛弃天下也要对帮助父亲避免惩罚,重申了儒家推崇孝道,“亲亲相为隐”的思想。2、亲亲相隐制度在我国的确立秦朝时期,凶为在灭久国过程中,中央集权等法家思想居功至伟,故秦朝法律反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