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19423
大小:7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2
《个案社会工作当中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个案社会工作当中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一、理论背景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最早是由社会工作者玛丽?杰雷特(M・C.Jarrelt)在1928年提出的,但最早使用“心理社会”这个名词的社会工作者是美国史密斯学院(SmithCollege)的夏健士(F.Hankins),1937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汉密尔顿(C.Hamilton)出版了《个案工作的基木概念》一书,对心理与社会治疗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进行整理,后来芝加哥大学的托尔(C・Towle)对汉密尔顿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进行修正,成为以心理和社会治疗为主的个案工作理论分析模式。托尔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相互
2、作用导致的。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霍利斯(F・Hollis)出版了《个案工作一一一种心理与社会治疗》一书,对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扬光大,她认为个人社会生活功能的丧失或不良是由求助者的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共同导致的。目前所使用的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概念主要来自霍利斯的总结。二、理论假设(%1)对人性的假设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又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求助者的成长过程。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求助者的问题视为由某个或某方面因素导致的,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借用了系统理论的概念“人在情境中”
3、,把求助者放到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认识,通过了解求助者所处的环境把握求助者的问题。求助者所处的环境一般涉及家庭、亲属、邻里、朋友、学校和工作单位等。(二)对求助者问题的假设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导致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失调和心理困扰的原因主耍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求助者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经常干扰求助者当前的生活,妨碍求助者的人际关系的适应。第二,当前的社会环境的压力过于强烈,使求助者早隹未被解决的问题表现岀来,从而导致求助者的行为出现偏差。第三,求助者的问题还与不良的自我功能和不良的超我功能相关,在这些不1良的自我功能和超我功能的影响下,求助者对外
4、部环境的认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减弱,最终导致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的失调。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强调,在分析求助者的问题吋要把求助者问题产生的背景和现状结合起来考虑,既要重视求助者问题的形成原因,又要重视求助者人格的强度(三)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对人际沟通十分重视,认为它是保证人际互动有效进行的基础。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强调,人际沟通会影响求助者的家庭关系和求助者的社会角色的扮演,对求助者的超我和自我的形成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求助者的自我功能的强度、自我防卫机制和知觉等都是影响其人际沟通技能形成的重要因素。(四)对求助者价值的假设心理与
5、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求助者都是有价值的,他们都具有发展自己的潜能,只是未被开发而己。因此,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指出,开展心理与社会治疗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挖掘求助者的潜能,使求助者健康地成长。依据以上这些基本的理论假设,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要求个案工作者在采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时坚持以下七项原则:个别化、接纳、当事人自决权、不批判态度、表里一致、保密和受控制的情绪反应。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主要方法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主耍方法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所谓直接治疗指的是直接对案主本人开展治疗活动。所谓间接治疗则指的是不直接对案主木人进行治疗,而是通过对案主本人生活的环境
6、进行改变,从而达到对案主本人进行治疗的活动。相应地,直接治疗主要是在案主和社工之间直接展开;而间接治疗除了涉及到案主和社工之外,还进一步扩大到了案主的重要他人。事实上,日常社会工作的开展往往并不仅仅是直接治疗,也并不仅仅是间接治疗,而更多地表现为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这二者的综合运用。1.直接治疗直接治疗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种:反思性治疗技术和非反思性治疗技术。2反思性治疗技术对案主的要求相对较高,主要是通过评论、发问等方法來鼓励和推动案主自我反省、自我解决问题并达到自我的满足和实现。反思性治疗也被称为反思性讨论或者反思性沟通动力技术,主耍包括三种方法:人在情境中、心理模式动
7、力、人格发展。人在情境中的反思性讨论主要是帮助案主对特定情境进行反思,最终达到对口我的认知与修正。人在情境中的具体发展过程贯穿着案主从外在到内在、从被动到主动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一般可以将这个过程按照先后顺序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外在反思,主要针对他人、健康以及情境等因素。第二阶段:向内在阶段转化,但介于二肴中间阶段,主要引导案主对特定行为的决定、后果以及变通可能进行反思。第三阶段:内在反思,推动案主深人进行自我反思,加深自我认知。第四阶段:反思案主对于特定情境或环境的反应。第五阶段:更进一步的内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