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所学专业英语(国际物流管理方向)所在系部英语经贸系指导教师曾红(姓名职称)(讲师)毕业论文题H论翻译中词性的转换(中文)毕业论文题忖AboutTransformofPartsofSpeechinTranslation(外文)题目来源自选(J)备选()开题时间201()年12M300选题的原因、基本内容: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翻译是语言交流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和消除语言差异的途径,把握汉英两种语言Z间的相互转换尤为重要。词性转换作为一•种翻译技巧是译者必用的手法。在词性转换的研究方面,具中以美国著名
2、的翻译理论学者尤金•奈达(EugeneNida)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创造了一个新的分类系统,并运用到翻译实践上。国内对词性转换的研究以毛荣贵为主要代表。在近期出版的刊物中有对词性转换翻译研究方面的文章,其中以项伙珍的《谈翻译中转性译法》和梁超的《浅谈英译汉中的英汉词性的转换》为主要代表。本选题的研究要点及创新点本文对翻译中词性转换进行研究,有利于发展翻译技能,使翻译表达形象化和生动化,译文更加通顺和地道。本文选题旨在研究在翻译中词性转换与翻译的关系及翻译标准,强调词性转换的重要性,重点从词性转换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论讨论,并且指出在词性转换中
3、常见的错误及原因,提供相应的对策。论文的基本内容:本文分四个部分。一、简要介绍词性与词性转换的基本概念,并简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二、重点论述翻译与词性转换的关系及词性转换重耍性。三、举例说明词性转换的方法。四、讨论词性转换以及相关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对策。结论部分,总结词性转换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请认真阅读!1本选题的研究目的以中学英语教学法方向为例,则须说明要解决英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是在教学实践中比较突出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前人从未解决的,并且能填补某一领域的空白的问题。2、本选题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研究现状
4、国内外学者对该选题曾作过哪些方面的相关研究,本课题在国内外研究中处于何等地位?是属于未开拓的领域,还是在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基础上作深层次的研究?国内外有哪些论文、论著涉及到本选题的内容?3、研究本选题的动机及意义提出本选题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个选题?本选题的研究有什么意义?从理论的角度看,本选题有哪些方面的突破,其价值取向是什么?本选题与相关领域之间的关系如何?对英语教学会起什么作用?从实践的角度看,本选题是否有助于英语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动向,使人们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是否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5、本选题研究的主要观点
5、、内容、重点和难点本选题研究有哪几个重要观点,其特点是什么?研究的重点在哪几个方面?研究的难点在何处?怎样从理论与实践出发,对英语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如何结合英语教学实际对改进英语教学作对策思考?本选题有哪几个新观点?是否填补了国内外同行业研究中的空白?相关资料收集情况:WordcitedA.T.Tytler.EssayontheprinciplesofTranslation.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7.Christina,Schaffner.Transl
6、ationamNorms.Bcijing:ForeignLanguagc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7.Eugene,A.Nida,&Charles,R.Taber.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Shanghai: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4.Larry,A.Samovar,&Richard,Porter.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3rdEdition.Beijing:Foreign
7、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8.Roger,Bell.TranslationandTranslating:TheoryandPractice.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6.崔长青,张碧竹.翻译的要素[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李琏.英式显性词性转换与英语写作[J
8、.新疆教育学学报,2003,19(1):85-89.李连生.英汉互译中的词性转换[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1):102-107.
9、项伙珍.谈翻译屮的转性译法[J
10、.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0,17(3):46-48.叶海燕.翻译中的词性转换及换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3):60-6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