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28194
大小:5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精品]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A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郭跃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文明行为习惯和社会性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它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人依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总结出四点教学方法:一是注重体验、融入生活;二是融于情境、敢于实践;三是民主讨论、勇于交流;四是尊重学生、宽容于心。品德与社会课程直接影响学生行为习惯、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关键词:主要渠道新课标方法体验认识感悟养成教育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实施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詁德、文明行为习惯和社会性发展起着萸基作用,它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通俗地讲,这门课的目标就是耍让儿童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帮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事实上这门课很多教师在教授的吋候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小学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木理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晶
3、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门己的眼晴观察社会,用门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门己的方式探究社会。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冇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好的教学方法将为学生展开更广阔的图景,使他们认识更深层的规律,从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思想单纯的孩子,耍让他们懂得深层的思想教育内涵,确实需耍执教者创新的应用齐种教育方法。卜•面本人将谈谈口己在教学中应用的一些方
4、法:一、注重体验、融于生活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焙。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徳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徳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比如在教授五年《级蔚蓝的地球》时,我用的是多媒体呈现的方式,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成、地球上为什么会岀现生命、地球上的海洋水是来自哪里的等一些
5、列问题用图片和3D短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就让学生很直观的了解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同时无形中也灌输了他们要保护地球的意识。通过真实的或者模拟的课堂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而获得新知。二、融入情境、敢于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我能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参与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超市里、街道上,让学生在观察屮切身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在课堂上,我也模拟
6、了很多购物场景,例如:场景一若请你带领新同学去购买点读机,你会怎么做?(现场模拟购物情景,分角色表演。)场景二如果妈妈要我们去超市买一桶食油、一袋食盐和一杯鲜奶,应该怎样购买呢?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最后教师点评,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同学在最后都能写出自己的学习总结。在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活动用来引导学生“怎么做”。例如:在《手拉手、情谊深》一课结束后,同学一致捉议进行一次捐助我们身边贫困同学的活动。丁是,学生自己组织,到齐个班去调查贫困学生情况并统计人数,把捐赠的学具整理
7、好,并进行登记。最后将学具分发到各班。这次活动后,老师和家长们都感到学生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在学习《走近残疾人》这课吋,我设计了“单手穿衣”、“蒙眼走路”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的困难。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并不难,难在能让学生真正在活动屮认识、参与社会,收到实效。这就耍求教师在活动前冇周详的计划,活动时有具体组织安排,活动后能有力地评价。三、民主讨论、勇于交流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屮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
8、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冇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耍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