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01920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试论榆叶梅的培育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榆叶梅的培育技术[摘要]榆叶梅枝叶茂密,花繁色艳,是中国北方园林、街道、路边等重要的绿化观花灌木树种,宜植于公园的草地、路边、庭院、池畔等。若将榆叶梅种植在常绿树周围或种植于假山等地,其视觉效果更理想,能够让其具有良好的视觉观赏效果。本文主要介绍榆叶梅的培育技术,为城市绿化做出贡献。[关键词]榆叶梅;培育;技术屮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140-01前言:随着现代园林绿化档次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树木品种的丰富性及其景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绿化过程中部分大规模绿化美化苗木品种奇缺,供求脱节。为了满足城市绿化绿地对花卉苗木
2、的需求,本文介绍了榆叶梅的培育技术,为城市绿化提供支持,将城乡装扮的更加美丽。1榆叶梅概述榆叶梅又叫小桃红或榆梅。属蔷薇科李属植物。因为其叶片像榆树叶,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由于榆叶梅枝叶较为茂密,口有五颜六色的艳丽外观,是我国北方普遍栽培的早春观花灌木,还可以作为行道树、风景树、庭荫树、防护树及湿地绿化等。榆叶梅在中国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优良品种主要有重瓣榆叶梅(花重瓣,粉红色;萼片通常10枚)、红色重瓣榆叶梅(花重瓣,玫瑰红色)及变种鸾枝榆叶梅(花瓣与萼片各10枚,花粉红色;叶片下面无毛)。榆叶梅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在-35°c下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以中性至微碱性而肥沃土壤为
3、佳。根系发达,耐寒力强。不耐涝,抗病力强。生于低至中海拔的坡地或沟旁桥、灌木林下或林缘。2榆叶梅的栽培技术2.1选地栽培榆叶梅要求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在强酸强碱或低湿地带的土壤上生长不良。榆叶梅应栽种于光照充足的地方,在光照不足的地方则瘦而花少,甚至不能开花。榆叶梅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屮生长最好,在素沙土中也可以正常牛长,但在低洼雨涝和排水不良的黏性土中多牛长不良,表现为叶片小而黄,不开花,花小或不开花。此外重黏土和盐碱度偏高的土壤也不宜选做育苗地。2.2榆叶梅的育苗技术榆叶梅种子一般于8月中句成熟,当果皮呈橙黄色或红黄色时,即可采收,然后将采回果实取肉后凉干,经筛选后装入麻袋或通透的
4、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藏催芽方法是将种子水浸3~5天,捞出后与消毒的细河河沙混拌,种沙比例1:3,种沙湿度保持在60%,然后置于-5〜2°C的温度下,50〜60天大部分都可发芽,达到播种状态。采用开沟点播法播种,沟距50〜60厘米,株距20厘米,每处点种2~3粒,一般覆土3~4cm为宜,为了防止板结,在播种土上覆沙1〜2cnu播种不宜过深过浅,过浅时因地干而造成烧芽,过深时芽破土困难,影响出苗。苗期加强水分管理,及时间苗,注意追肥除草,防比苗圃病虫害发生。砧木培养2~3年,径基在1・5厘米左右时嫁接。嫁接有两种,芽接和枝接。一般采用芽接时间在每年的7月中旬或8月下旬进行为宜。砧
5、木用一至两年生的榆叶梅实生苗,或用野蔷薇类植物、毛桃、山桃实生苗均可接穗要从优良品种的成年健壮的母树上剪取树冠外围一年生、生长充实、芽饱满的发育枝。采集的枝条要及时去掉叶片,留下叶柄。将接穗用湿布包起来,随采随结。在砧木离地面15到20厘米树体光滑表皮用刀割一个十字,剥开树皮,在接穗选择饱满叶芽削下来,将叶芽放入剥开树皮中,然后将芽放与砧木木质部精密结合。再把塑料袋剪成窄带绑扎好,包扎时勿使接穗移动。嫁接后要经常抹除砧木上的萌芽,否则会消耗养分,影响接穗的成活。嫁接后20天左右检查是否成活。第二年在叶芽长成新枝高峰期解绑,并用木棍固定新枝,严防风吹劈叉,降低成活率。2日常管理2.1榆
6、叶梅的修剪整形近年来,随着人们的观赏水平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对树种的选择耍求也越来越严格,既要赏花观叶,又要有完美的造型。并但嫁接后经过一年的生长,接穗基部膨大,与砧木自然生长在一起,抽出很多细长的枝条,形成馒头型,非常不美观。因此,在早春时应适时地进行修剪整形。重点是将交叉枝、内膛枝、枯死枝过密枝、病虫枝、背上直立枝剪璋,还可对一些过长的开花枝和主枝延长枝进行短截,防止花位上移,影响观赏效果。影春时也应适时地进行修剪。对长势不均匀的植株,要本着抑强扶弱的原则,对长势好的枝条进行短截或疏除;对过的辅养枝要进行疏除;对大的开花枝组枝条适当进行短截,对各类型开花枝组中过密的枝条也应适当进行
7、疏除,防比枝条过密影响开花质量。修剪后使合乎榆叶梅观赏审美需求,冬季无乱枝、无偏冠、无徒长,使枝条高低有致,株形饱满匀称,春季繁花满树,花大色艳。2.2病虫防治春季是病虫害的萌动期,应本着预防为主,早治疗的原则对病虫害进行防治预防病害。榆叶梅的常见病害有榆叶梅黑斑病及根癌病。黑斑病主要危害榆叶梅的叶片,叶片受害后会出现褐色病斑。病斑扩展至叶脉后则呈不规则形,多个病斑可连接成为大斑块。病斑上常常着生有黑褐色霉状物,后期叶片枯萎脱。防治方法是加强水肥管理,提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