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文献综述】

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文献综述】

ID:457428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4

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宁波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1国外研究现状关于外贸增长方式的研究,本人水平有限,没有查到较多的相关国外文献。在检索过程中发现,国外学者多集中于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研究。在此做些简单罗列:亚当·斯密(1773)是经济发展理论的第一个系统表述者。他把国民财富增长的源泉具体归结为生产劳动者的人数、分工程度和资本积累量。大卫·李嘉图将研究的重点从生产领域转向分配领域,从研究地租、工资和利润的比例变化如何影响资本积累出发,进而分析资本积累对财富增长的影响。熊彼特强调以创新为基础的经济增长理论,突出强调了生产技术革新和生产方法变革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

2、型认为在在资本产出率保持不变的基础上,一国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积累。钱纳里(1979)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结构变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罗默和卢卡斯(1988)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强调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进一步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来进行研究。以诺思、科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家把制度因素作为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内生变量。从理论上看,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突出劳动与资本的重要性,强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结构因素、技术进步和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突出作用。最早使用“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词汇的是苏

3、联和东欧的经济学家,他们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提示,把增长方式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依靠增加投入实现产出量增长的“粗放增长”和靠提高效率实现产出量增长的“集约增长”(吴敬琏,1995)。亚诺什·科尔奈(1992)把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要素投入增加对增产的效应;另一类是要素生产率提高对增产的效应,二要素增加等于粗放型增长方式,要素生产率提高则相当于集约方式(王晓凤,2007)。YujiroHayami和JunichiOgasawara(1999)在分析比较日本和美国经济增长动力时得出日本和美国经济增长时都呈现出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征。Ale

4、ssandraColecchia,PaulSchreyer(2002)指出OECD5对成员国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增长方式的差异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信息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促进经济的强劲增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他们还就信息技术对美国及其它OECD成员国产出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的测算。MichalKejak(2003)基于Lucas一Uzawa框架构建了可持续和不可持续的两种经济发展特征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模型显示了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即要素投入驱动型增长;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表现为集

5、约型增长方式,即技术创新型增长。该模型表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近些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快速发展,有关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及怎样实现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不断增多。2.1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柴海涛(2004)认为主要在于单纯依靠数量规模和价格优势的增长方式弊端日见;杨正位(2005)提出是因为我国外贸存在着“四大不够协调”和“四个不可持续”,即速度与效益、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贸易与产业、东部与中西部外贸不够协调,贸易摩擦增多、低成本、高资源消耗、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不可持续。江小涓(2006)认为中国对外

6、贸易增长方式将发生出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的“拐点性”变化。2.2中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傅自应(2004)指出,一要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指标体系,改变考核方式。二要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要搞品牌战略,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四要搞好营销方式的创新。五要为外贸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柴海涛(2005)认为,以创新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继续帮助国内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培育自有品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拓展全球销售渠道,逐步走向依靠质量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5陈文敬(2006)提出重点推进高新技术实现外贸

7、增长方式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增长型的转变。霍建国(2006)提出要从单纯依靠数量扩张转向规模、质量与效益同步增长。孙伟(2006)认为必须积极地培育内生要素优势,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完成贸易增长从总量型到结构优化型、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从低端加工型到中高端增值型的转变。王学军(2006)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途径。刘新民(2006)主张采取推进体制改革、优化出口结构、提高进口质量、推动加工贸易转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