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2-1 劝学(节选)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1

2019年高中语文 2-1 劝学(节选)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1

ID:45688399

大小:31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6

2019年高中语文 2-1 劝学(节选)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9年高中语文 2-1 劝学(节选)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9年高中语文 2-1 劝学(节选)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语文 2-1 劝学(节选)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中语文2-1劝学(节选)课后撷珍苏教版必修1一、素材点说1.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而不思者则不明。因此,理想的“大儒”不只是博学多能,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适用话题】 ①“学”与“思” ②“知”与“行”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适用话题】 ①积累 ②过程很重要3.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适用话题】 ①方法是重要的 ②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适用话题】 ①持之以恒 ②优势与劣势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适用话题】 ①专心 ②干一行,爱一行二、素材运用对于一个追求者来说,仅仅“踮起脚尖”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有我们够不着的果实,即使我们踮起脚尖也还

3、有我们看不到的风景。早在两千多年前,先哲荀子在他著名的《劝学》篇中就深有体会地说:“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看来,踮起脚尖虽然能让我们看得远,但终不如站在高处看得更远,“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也正是由于站得高才看得远,那深邃的思想光芒才能够远照千秋万代。因此,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有时恐怕不仅是一次踮起脚尖就可以的,要不辞劳苦才可。不妨尝试登高,这或许更为有用。(摘自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三、文摘精华品读荀子矢志于学2014年4月19日《学习时报》张振飞战国后期各思想流派争相发声为自家学说积极奔走相传,思想领域一片繁荣景象

4、。儒家学派自孔孟之后呈现出的又一颗璀璨明珠荀子便生活于这样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曾三次任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的祭酒,可见其思想影响之广大。我们现在想要窥究荀子思想,主要通过他所撰写的《荀子》一书。《荀子》一书最初有三百多篇,后经西汉刘向整理,编定为三十二篇,取名为《孙卿新书》。唐代时杨倞又将刘向的《孙卿新书》重新编排成二十卷三十二篇,取名为《荀子》,并为其做注,所以我们现在指谓的《荀子》,就是杨倞所编定的《荀子》。《劝学》篇位列《荀子》开篇之首,荀子在此篇中将孔子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并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以“劝学”为题,荀子意在勉励人

5、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在《劝学》中荀子开篇名义,首先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形象比喻,说明只要努力学习,后来者也能居上的深刻道理。荀子认为“君子”“圣人”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的素质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而是后天勤学的结果,因此他在本篇中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而后达到“圣心备焉”的结果,说明学习过程是由浅入深和逐渐积累的过程,只有勤奋努力,不断积累,才能得到渊博的知识。在《劝学》中荀子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其主旨在于强调学习对人的重要意义。荀子认为学习

6、不仅可以使人“知明而行无过”,更重要的是学与不学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在。因此可知《劝学》篇列为《荀子》之首,意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这也是一个人的思想之逻辑开展的正确方法。荀子以劝学为其思想展开之始点,其中自然有许多观点是映射着其思想之整体,在此试举两例加以分析。其一,“礼”是荀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由此可见礼的重要性。正因为这样,《荀子》全书始终贯穿着“隆礼”的主张,这也与他的性恶之基调是分不开的,即以礼的途径来规恶以向善。其二,“性恶”是荀子人性论的基础。荀子认为人性是自然具有的东西:“凡性者

7、,天之忧也,不可学,不可事。”人性的具体内容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显然,荀子主张人性即诸种生理要求和心理欲望的总和。并且“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所以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要改变人的性恶,就要“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荀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并且经过“积善而不息”从而达到圣人的道德境界,即所谓的“涂之人可以为禹”,也就是通过学习来改变人性之恶。中国的古圣先贤们大多都曾“劝学”。孔子主张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

8、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思有“五之法”,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