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华跨国公司与本土同行企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华跨国公司与本土同行企业竞争优势比较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随着中国的发展,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国外企业进驻,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从一个长期与外界几乎隔绝、发展几乎停滞的国家到改变政策,既引进外资又展开自我经营,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同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为开拓更大的市场,已将目标市场不仅限于自己国家。面对这些,国内企业无疑遭受了压力和冲击。面对这种形势,对在华跨国公司与国内本土同行企业的竞争优势的比较分析,对于国内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在华跨国公司
2、与本土同行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以经营家电的在华跨国公司和本土家电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二者的发展形势作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在华跨国公司(家电行业)的主要特点,及其给中国同行企业带来的影响。对其竞争优势作比较分析,并针对国内家电企业的发展提出提升优势及发展竞争力的有效方案、策略。2.国内外研究现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改变政策,既引进外资又展开自我经营,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看准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将自己的公司设立在中国。跨国公司的进入,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国内本土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1.1983
3、年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发表的《发展中的世界跨国公司》报告中指出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公司的定义应指这样一种企业:包括设立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领域如何;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策略;各实体通过该股权或其他方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实施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目前已被国际上的官方机构、企业界和学术界广泛接受并使用。关于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最为著名的是Kotter和Heskett两人在其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
4、》中总结了1987~1991年对美国22个行业72家公司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究,列举了强力型、策略合理型和灵活适应型三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并从一些著名公司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得出了结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文化差异和冲突为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后果,就需要研究和加强跨文化管理。斯蒂芬·P·罗宾斯(1997)认为,所谓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这种管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事、物的管理,是研究在跨文化
5、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1990年Ghoshal提出,将跨国公司看作一种组织间的网络,认为它是一组在地理上分散、目标不同,包含总部和许多分支机构的全球化网络组织。Ar-drew在1993年进一步提出跨国公司要通过营建全球能力网络构筑持续竞争优势,以前的全球布局是短期利益驱动,未来的全球布局应从培养公司的核心能力出发,才能构建全球网络的能力壁垒,赢得竞争优势。2.国内的研究学者针对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也有自己的分析方式,角度不同,观点各异。张桅(2010)从范围经济角度出发,跨国公司竞争优势包括成本优势、资源配
6、置优势、技术创新优势、无形资产优势。毛蕴诗(2005)认为,经济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同时,世界三大经济集团联盟已经形成,并将使跨国企业竞争更加激烈。与一般企业的发展显然不同,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发展中所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这需要通过利用企业的一系列资源,发展企业核心能力,做出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以挖掘长期的竞争优势。王聪在(2009)概括了跨国公司对华的专利战略:1、产品输出和专利投资战略;2、专利与产品以及商标相搭配战略;3、商业方法专利化战略;4、知识产权与行业标准相结合战略;5、专利诉讼战略。跨国公司在华的专利战略对我国本土
7、企业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本土企业进行新的研究开发要么投巨资另辟蹊径,要么高价购买跨国公司的专利,不但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并极易丧失独立性,陷入对他方技术的依赖。对于在华跨国公司给国内企业带来的种种影响,国内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杨青(2009)提出以下策略:1、在产业政策上,应大力发展民族经济;2、在技术政策上,进一步加强R&D投资,增强国内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3、在市场政策上,国家应注意保护民族品牌。王聪在(2009)提出:1、增强专利意识,引导企业认识专利保护的迫切性;2、企业要注意结成行业联盟来对抗国外跨国公司;3、追踪最新行
8、业技术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樊增强(2008)有概括到应对跨国公司技术控制的策略:1、确立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2、建立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3、建立企业战略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