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研究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研究

ID:45569745

大小:15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4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研究_第1页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研究_第2页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研究_第3页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研究_第4页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7必须予以说明的是,按钱纳里的说法,部分采掘业、原料业不应作为第二产业部分内容,而应归入第一产业,由于我国第二产业产值中很大一部分是历史遗留下來的“重工业”部分,若作这样处理,则显然可以降低我国第二产业的产值份额。8他的研究时间持续到1994年,地区不平等指标为加权变界系数,1997a.第60页。9山于第二产业的基尼系数是处于缓慢下降的态势Z中,第二产业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主要是山其产出份额的持续上升所致。因此,这里可以得出的政策含义是,假定第二、三产业的分基尼系数保持不变,山于第三产业的分基尼系数低于第二

2、产业,通过降低第二产业的产出份额捉高第三产业产出份额,可以降低总基尼系数,从而达到缩小地区差距的II的。范剑勇朱国林(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内容扌商要]改革以来中国地区差距经历了八十年代的短暂下挫后持续上升,同时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也出现分化,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优势日益明显。本文将地区差距演变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度及其空间分布差异通过基尼系数结构分解法联系起来,系统阐述了改革以来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第二产业的高产值份额和非农产业在空间上的不平衡分布。同时,本文认为缩小地区差距的主要途径应

3、该是扭转非农产业在空间上的不平衡发展,帮助西部地区发展制造业。一、引言1978年以來中国逐渐放弄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指导原则的计划经济体制,代Z于以比较优势战略为原则的市场取向改革,并冇选择地开放沿海城市以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取得了非凡的增长业绩。但无可否认的是,整个大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行的是一种非平衡的、以效率优先为原则的发展战略,改革二十余年来,地区差距总体上说来是处于“U”字型走势之中。对于这种地区差距扩人的原因,许多学者归因于投资倾斜、乡镇企业发展的分布不均、地方性财权卜•放、开放的次序及程度差界、基础设

4、就建设差杲等多种原因(魏后凯,1992;杨开忠,1994;魏后凯、杨大利,1997;林毅夫、蔡昉、李周,1998;Raiser,1998湖鞍钢、王绍文,1999;Demurger,2001;Sachs,Demurgers张欣、胡永泰,2001)。另外,魏后凯(1997a)应用加权变异系数法对地区差距进行了按六大行业分解,得出改革开放至1994年期间工业对地区差距的贡献份额均在50%以上,R在时间趋势上工业的贡献份额处于下降的态势。上述研究尽管角度各异、分析详尽,但对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各产业在空间聚集分布对地区差距的影响还没有-涉及

5、,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微薄的尝试。木文认为,地区差距扩人有其深刻的结构原因,这种结构上的因素可以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工业化进程屮第二产业份额的逐次上升,各产业产值份额变化对地区差距产生的影响被称为“结构效应S二是在保持各产业份额不变的情况下,各产业的空间聚集发生了变化,它对地区差距产生的影响称为“集中效应”(见下文)。在处理各产业的地区分布差界上,本文应用该产业的基尼系数表示该产业的地区差距,而产业结构调整则川该产业的产值份额变化来表示,综合各产业的地区分布与产值份额可以基本得到总基尼系数(见下文计算方法推导)。

6、为了更清范地把握地区差距的结构性因素,我们用泰尔指数分解法把地区差距分解为各亚地区内部及它们之间的差距,结合产业结构对地区差距变化影响,就可以非常清处地阐明地区差距演变的结构性因素。因此,木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将重新报告了1978-1999年期间全国3()个省市的地区爰距总体演变过程及其各时点的产业构成第三部分通过结构效应与集中效应的分解来剖析改革以来地区差距变化的内源性结构因素,第四部分通过泰尔指数分析了地区差距的地区构成状况;第五部分是结论。另外,与已有地区差距研究比较,本文提请读者注意以下儿点:1)、在计算区域差距时,选

7、择考虑人口作为权重或不考虑人口作为权重的地区差距指标,取决于作者的伦理判断和地区差距是否受到人口分布的影响(崔启源,1994),两种方法产牛的结论相距甚远。木文没冇采用人口权垂-2)、本文对产出值采用GDP指标。多数学者研究地区差距是出于两种目的,一是探讨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果,采用的指标是国民收入和GDP等;二是讨论地区间人均生活差距,采用的指标多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遗撼的是,由于数据限制,对于第一类目标而言,已有的研究所采用的指标多为人均国民收入而非全面衡量产出水平的GDP指标。3)、在计算各省的GDP总值时,本处是通过将各

8、省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各产业GDP值加总得到的(以1978年为基年)。这样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价格可比性问题而导致的谋差。二地区差距的演变趋势及产业构成1、改革以来地区差距的演变趋势基尼系数是最常用于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之一,其公式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