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五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习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18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二)“这场运动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它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该运动最有可能是(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2.(2017江苏苏州期初调研)右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对这幅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2、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3.(2018江苏无锡一模)“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这一情形所出现的时代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B.宗教改革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4.(2018江苏南通三模)“人文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并非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而只是想驱散笼罩在基督教之上的那片虚伪的灵光,破除强加在基督徒身上的禁欲主义的符咒,用人性的、感性的和个人主义的因素来充实和改造基督教。”这里的“人文主义者”的目的是指( )A.提
3、倡因信称义,倡导王权至上B.反对禁欲苦行,追求民主政治C.汲取传统养分,彰显人性价值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宗教自由5.(2017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二)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基本上局限于社会上层,参与其事和直接受其影响的多半是文化人、城市富有者以及高级神职人员。这一现象表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 )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资本主义萌芽尚未出现C.社会上层热衷古典文化D.封建保守势力异常强大6.(2017江苏镇江三模)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它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
4、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它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的本意在于( )A.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B.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C.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D.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7.(2017江苏徐州考前模拟)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
5、地位B.获得精神自由和信仰的自主权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D.沉重打击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8.(2018江苏淮安期中)“(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这表明宗教改革有助于 ( )A.加强教皇的宗教权威B.弱化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基督教会的影响9.(2018苏锡常镇调研一)《欧洲文艺复兴史》在评述人文主义运动时称:“教会之守旧,人文派之复古……古代艺术之爱好者,甚至为教皇所奖励保护,由此可见新旧冲突非表面而为内心的也。”这里教会与人文派的内在冲突是指( )A.“因行称义”还是“因信称义”B.
6、遵从守旧观念还是鼓吹复古思潮C.坚持神权至上还是人性至上D.王权高于教权还是教权高于王权10.(2018江苏徐州考前模拟)他们面临着双重使命:既要把人从禁欲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又要避免滑向纵欲主义;既要声张自我牟利的正当性,又要将社会引向公序良俗;既要正视古典美德共同体一去不复返,又要展示现代社会是一个“全民嘉年华”的年代。“他们”( )A.开启了人文主义精神的先河B.恢复了被基督教泯灭的人性C.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开辟了否定权威的理性新时代11.(2017江苏常州模拟)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
7、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 )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说C.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D.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12.(2017江苏四市摸底)“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这场运动( )A.唤醒了人性的复苏B.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C.诠释了理性的内涵D.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13.(2018江苏南京、盐城一模)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
8、孔子的儒家学说看成他心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