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23+隆中对》学案(含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 隆中对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陇(lǒng)亩 颍(yǐng)川 枉(wǎng)驾 诣(yì) 屏(bǐng)人 倾颓(tuí) 度(duó)德 猖蹶(chāng jué) 沔(miǎn) 吴会(kuài) 殆(dài) 存恤(xù) 胄(zhòu) 夷(yí)(二)知识积累1、课题解说及写作背景“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隆中-----当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公元207年,刘备屡败
2、,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诸葛亮的对策后来成为指导刘备若干年行动的纲领。2、关于作家及作品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字承祚(zuò),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主要著作有《三国志》《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三国志》叙事从东汉末年开始,主要记述魏、蜀、吴三国时期六十年的历史。它只有纪传而无表
3、志,属于纪传体分国史,在断代史上别开生面。《三国志》语言简洁,文笔明快,叙事脉络清楚,写人时见传神处。二、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3、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好为《梁父吟》( )( ) 遂诣亮( ) 屏人( ) 倾颓( )( ) 度德量力( ) 信大义( ) 猖獗( )
4、( ) 吴会( ) 殆( ) 存恤( ) 民殷国富( ) 帝室之胄( )诸( ) 戎( ) 箪食壶浆( ) 乐毅( ) 汉沔( )2、《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二、研习课文,整体感知:1、听范读课文
5、。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通假字的音、形、义。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 ”意思是 )自董卓已来,(已,通“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齐读课文。三、疏通文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莫之许也( ) (2)先主器之( )(3)此人可就见( ) (4)宜枉驾顾之()(5)凡三往( ) (6)欲信大义于天下( )(7)不可胜数() (8)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9)躬()(10)信然()(1
6、1)度德量力()(12)殆()2.翻译下列句子。(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译:(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译:(3)遂用猖獗,至于今日。译:(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译:(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译:(6)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译:四、理清课文脉络本文根据对之前,对之时,对之后分为三部分,概括各部分内容。第一部分:(1---3)记述诸葛亮的,并从侧面表现他的。第二部分:(4)诸葛亮在分析军阀割据的基础上。第三部分:(5---6)通过刘备的评价再次赞诸葛亮的。五、作业:1、完成课外研讨与练习22、完成练习册作业。六、课堂检测1、解
7、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莫之许也 ( ) (2)先主器之( )(3)此人可就见( ) (4)宜枉驾顾之( )(5)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6)欲信大义于天下( )2、翻译下列句子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3、凡三往,乃见。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既表现了刘备的______________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4
8、、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1段主要写诸葛亮的隐居生活,生平抱负和德望才气,作者从正面来表现的。B.文中写徐庶荐贤其作用是写诸葛亮的不凡,其写法为衬笔。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