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神经外科颅内感染的临床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外科颅内感染的临床总结神经外科颅内感染的临床总结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6-2011.6收治的67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患者均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其中19例阳性(28.4%),所有患者均治愈离院。结论:神经外科术后易并发颅内感染,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合理途径用给药是治疗颅内感染减轻苴威胁的关键。关键词:神经外科颅内感染预防治疗【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671-8801(2013)11-0264
2、-01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治疗困难,后果严重,病死率高达21.6%[1],极大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以下论述通过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7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危险因素,探讨此病的预防与治疗,现论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10.6-2011.6收治67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9-73岁,平均45岁。男29例,女38例。脑室外引流术后23例(34.3%),脑室腹腔分流11例(16.4%),幕上胶质瘤手术10例(14.9%),幕下开颅手术8例(11
3、.9%),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7例(10.4%),开颅垂体瘤切除6例(89.6%),经鼻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2例(3.0%)。此次样本患者在术后均应用二代头抱预防感染。1・2临床表现。67例患者均有发热症状,体温38.3-41.0°C,平均39.2°Co均有程度不同的头痛症状,颈项强直者43例(64.2%),癫痫发作11例(16.4%),单纯视乳头水肿者21例(31.3%),有]4例患者有头痛、视乳头水肿、呕吐等典型的颅内高压表现。1・3实验室检查。67例患者均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其中19例阳性,阳性率28.4%,
4、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大肠埃希菌3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脑脊液外观均浑浊,口细胞计数均>8X106/L;血常规示血中口细胞均〉10X109/Lo1・4治疗。颅脑外科术后患者均常规行体温监测,对于体温持续增高、脑膜刺激症阳性的患者,在给予腰穿、测压并行一系列实验室类检查的同时给子经验抗纶素用药,若患者菌培养阳性则根据药敏结果给了敏感抗牛素,常用药物包括•氯霉素以及帕尼培南等易于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2]。对于抗炎效果不良的患者选择鞘内给约,鞘内用药常用药物有万古霉素以及头抱曲松
5、钠,并在穿刺的同时给予地塞米松0.5g防止反复穿刺造成蛛网膜下腔粘连;有3例患者脑脊液口细胞大于4X108/L,给予了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处理[3]o2结果67例患者在给了处置后2-7d后体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脑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恶心症状逐渐消失,复查脑脊液口细胞数逐渐下降,所有患者最多1个月内均治愈,体温在连续3内无异常,脑膜刺激症消失,脑脊液检查连续3次口细胞W8X106/L,菌培养(-)[4]。3讨论3・1颅内感染治疗困难的原因有三:①从免疫学上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系统发育欠发达,再加上术后患者本身
6、就免疫低下的应激状态导致机体难以发挥出口身的免疫能力[5]。②多数敏感的抗菌药物难以透过血-脑屏障,难以在蛛网膜下腔到达有效的治疗浓度。③脑脊液菌培养的阳性率低,木次样本中仅有19例阳性,阳性率为28.4%,这就导致难以在第一时间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只能经验用药。3.2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从本次样本的统计上看有34.3%的颅内感染患者发生在脑室外引流术后,这与国内同类统计基木相符⑹。通过对此样本中脑室外引流引起颅内感染的患者的观察发现,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与引流的吋间成正相关。所以在临床的工作中,只要满足拔除引流管的患
7、者应及时拔除;后颅窝解剖结构复杂,导致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易导致感染的发生。有统计示幕下手术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为幕上手术的6倍[7],所以应尽量控制手术吋间;颅内恶性肿瘤的发牛会降低患者免疫力,再加上手术的应激,以及颅内内环境的改变导致患者极易发&颅内感染,所以此类患者应在术前尽量调整患者的营养状态;颅脑手术易导致额窦活乳突气房的开放导致细菌的侵入[8]。所以在手术过程中要严密封堵,以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若发生颅内感染,以上论述已总结治疗方法。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术中及术后应积极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当感染发纶时,做到早诊断、选
8、择合理的给药途径及敏感的抗菌药物,是提高患者治愈率,防止更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参考文献[1]胡深,杨佳勇,魏学忠等•影响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5:498-502[2]KorinekAM,BaugnonT,GolmardJL,etal.Riskfactorsfora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