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508758
大小:39.8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0-22
《教育专题研究班交流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专题研究班交流发言材料调整布局优化资源创新管理深入推进全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人民政府近年来,我区大力度调整学校布局、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改革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全区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全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全方位整合教育资源,搭就教育均衡发展新的架构平鲁是一个内陆山区,山庄窝铺众多,2007年底,全区农村小学还有242所,其中单师校就有173所,占71%,10生以下校8
2、3所,占34.2%,复式学校占到农村小学总数的100%o全区农村初中8所,均为单轨制,班容量都在30人左右。面对这种现状,从2008年开始,区委、区政府按照''高中、初中在城区,农村小学在乡镇"的布局调整思路,统筹规划,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重新布局,同步推进校舍标准化建设,走集中办学、规模办学、均衡发展之路。高中教育方面,投资2亿多元,建成可容纳5000多学生的高中新校园,满足了全区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需求。初中教育方面,将三中迁入原高中旧校址,改建成全区规模最大的寄宿制初中,农村初中生全部并入三中就读,同步撤销了所有乡镇初中,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所有农村初中
3、生到县城就读,让农村初中生真正和城市学生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小学教育方面,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了启明实验学校;投资4000万元改造了井坪二小;投资1000万元改造了机关幼儿投资1亿元,在每个乡镇建成了一所高标准寄宿制小学,撤销了农村所有小学和教学点,将农村小学生全部集中到乡镇寄宿制小学就读。通过撤销乡镇初中和兴办乡镇寄宿制小学,使农村学校由230多所减少到12所,规模化、均衡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目前,新一轮县城学校布局调整和改造工程正强力推进,投资5500万元的二中改造工程、投资6500万元的敬德学校建设正在进行。预计到明年秋季,全区所有学校改
4、造任务将全部完成。平鲁教育在版图的大变革、布局的大调整中,实现了资源的大优化、办学条件的大提升,形成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架构。二'高标准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弥补教育均衡发展的历史短板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尽快弥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历史短板,我区从2008年开始,在全区12个乡镇新建了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在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上,严格坚持“七有”标准,即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舒适宜居的宿舍,有干净卫生的餐厅,有标准较高的洗浴室,有设施齐全的专用教室,有功能完备的运动场,有草木葱茏的绿化带。在设施配置上,
5、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套了图书室、阅览室及音体美等器材,按国家二类标准配置了劳技器材,同时装备配套了厨房、餐厅全部设施。班班开通了远程教育网,校校建起了局域网,教师实现了微机办公,学校实现了视频自动监控。在管理服务上,实行“五式”管理。即:生活起居“保姆式”。全区所有寄宿制小学都按照低段10:1,高段50:1的标准,配齐了生活教师,师生同吃、同住、同活动;饮食结构“营养式”。除按市政府要求每生每天保证一杯牛奶或一颗鸡蛋,每周食用高能量食物不少于500克外,我们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搭配饮食结构,让学生尽可能吃得舒心;校林式”。由林业部门根据各校的条件,
6、有机搭配栽植各种花草树木,形成不拘一格的绿化氛围。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达到营造氛围、感染学生的目的;学校管理“封闭式”。学生进出校门,履行严格的程序,学生离校需生活教师陪同或家长监护;课余生活“娱乐式”。为了改变寄宿生单调的校园生活,学校购买了各类文娱器材,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项技能比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三'创新教育管理制度,为均衡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我区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中,坚持不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创新教育管理制度,用制度和机制保障均衡发展。一是理顺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力办好农村寄宿制学
7、校,乡镇寄宿制学校校长全部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乡镇寄校常务副校长的选拔任用,乡镇拿主导意见,经教育部门考核考察,由乡镇聘任,享受副科级待遇。这一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乡镇对教育重视不够、管理不严、体制不顺的问题。二是完善教师补充培养机制。根据教育发展需要,提前补充并储备紧缺学科教师,坚持教师''凡进必考、择优聘任、持证上岗、合同管理”。近年来通过公开招聘,累计从师资类院校毕业生中招聘优秀年轻教师500多名,优化了教师结构。在教师培训上,和北师大附中、省教科院等11所省内外名校及教育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常年开展教师培训和各类联谊交流活动。此外,由
8、区财政出资,每年选派15名青年教师到山西师大等正规院校深造研究生。积极开展“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名师每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