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4318443
大小:397.4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20
《运用发问策略指导学生独立研究之诠释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運用發問策略指導學生獨立研究之詮釋性研究謝甫宜高雄市立五福國中TEL:(07)751-1515Cellphone:0939-307248E-mail:LKKSFE@MS47.HINET.NET本研究探討個案教師運用發問策略,指導國小五年級資優生進行獨立研究,概分四個階段:指導學生「瞭解實驗步驟」、「進行實驗」、「發表實驗成果」與「撰寫研究報告」,形成主張如下:一、個案教師發問時,給予學生鼓勵、迅速提示和足夠的候答時間思考問題。二、個案教師普遍運用理解性與應用性問題,喚起學生的舊經驗,協助學生克服學習遷移上的困難。三、隨著課程的進行,個案教師屬高層次認知類別的
2、發問內容在比例上有遞增趨勢。關鍵字:*有意義學習法發問策略*詮釋性研究一、研究動機與研究的重要性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至聖先師孔子以及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都曾運用發問成功地引導學生學習。發問不僅可以廣泛應用於各學科及各領域的教與學,使用發問內容的深度與層次也影響教學成效,身為教師或學生都有必要對於發問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教學中妥善運用發問策略,能提供學生的參與和師生互動的機會。發問是一種促進學生思考發展的有效教學途徑(Gallagher,1965;Hunkins,1972;Taba,1964;Wilen,1991)同時,良好的教師發問是成功的教學基礎,亦是一項重
3、要評量教學的指標(Hunkins,1970;Taba,1964;Wilen,1991)o杜威也指出,個體的心智發展係受個人與外在環境交互作用的影響,而思考旨在解決問題,教師發問即是給學生製造問題,令其思索解決,將有助於學生思考能力的發展。研究者曾在修習大四物理系的「教學實習」課程時,發現以一節課約45分鐘,輪流上台「演示教學」的51位職前教師,幾乎都曾試著用發問來診斷學生概念或與學生產生互動。但是,發問狀況並不理想。例如:台下學生建構不岀教師心中的答案時,教學演示者就自問自答、消極否定學生答案、候答時間甚短與驟下結論,而更常見的情況是:試教者往往發問內容不清
4、晰或不具體,以致於學生無從回答與問題無法再深入探究等缺失,甚至於整堂課未曾發問過一個問題者亦有之。既然如前所述,發問的功能對於教學如此重要,亦是教學的一項評鑑的指標,教師應如何發問及處理學生回答才能達到教學目標或促進學生理解概念,而不致於適得其反呢?張玉成(民88)便指岀,無論我國或外國研究資料均顯示,一般教師的發問技巧未盡理想,包括:問題內容偏重認知記憶性、候答時間過短、重述問題、對學生做消極性批評、參與發問人數不夠普遍,還有自問自答等等,允為日後師資培育工作加強改進應予重視的一環。二、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研究旨在探討個案教師運用發問策略,指導學生進行獨立
5、研究的各教學階段中,個案教師如何運用編製的問題和概念提問、候答、理答,以及教師發問對學生的適合度為何,以作為教師運用發問策略促進學生有意義學習之參考。根據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茲列研究問題如下:仁個案教師如何運用發問策略指導學生「瞭解實驗步驟」,促進學生理解和學習實驗步驟?2個案教師如何運用發問策略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協助學生運用所學實驗步驟進行實驗?3、個案教師如何運用發問策略指導學生「發表實驗成果」,培養學生反思實驗過程?4、個案教師如何運用發問策略指導學生「撰寫實驗報告」,協助學生撰寫實驗報告?5、個案教師的發問策略對於實驗室教學有何啟示,以及對學生的
6、學習興趣影響為何?三、文獻探討遠自具有代表儒家教育理論之大凡的【禮記學記】就曾對「發問」的重要與其對教學的影響,形容善問者為「攻堅木」、善待問者為「撞鐘」的妙喻。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利用詰問法,也善以發問技巧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界定問題、思考並解決問題。Trowbridgeetal.,(1996)成為一個好的溝通者(尤指教師的教學尿要善於聆聽及發問「具有洞察力的問題」(Insightfulquestions),以協助個體組織其思考及獲得洞察力,少說而多問並藉由提問一系列合適的問題來引導學生。Stevens(1912)研究發現:平均每位教師每天發問高達395次,每
7、分鐘兩次,花費教學時間64%用於交談,其中80%時間用於發問;但是發問內容屬於記憶性質就佔了三分之二。Anderson&Roth(1989)指出:提出問題促使學生做科學性的推理,由教師的鼓勵和支援的對話模式和教導,學生努力於獨自應用科學知識以及懂得如何和別的科學知識統整。Trowbridge(1996)亦指出妥善運用發問可促進學生思考與參與學習,但是教師常常只採取單向一對一問答的發問方式(Question・and・answerpractice),無法將發問的功能融入真實的課室討論以及無法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主動參與與獨立思考;這種發問過程可能鼓勵了學生被動和
8、依賴,得到反效果。Ausubel(1968)所提倡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