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型钢板内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应用Cassbaum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后,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o1.2方法观察组患者均行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切开
2、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取仰卧位,臂丛麻醉,三角肌胸大肌间隙进入,清除骨折间隙及关节腔内血肿和软组织,必要时分离三角肌前部肌肉,保护关节囊血供,直视下复位骨折,克氏针固定,选择合适长度锁定钢板置于肱骨近端前外侧,钢板顶端距大结节定点〉2mm,钢板前侧距离结节间沟后方5mm,以减轻肱二头肌肌腱的张力[2],锁定导向器钻孔,钩探是否进入关节腔及骨折断端情况,螺钉固定后适量植骨,小结节骨折给予桥缝合至钢板微孔上。对照组患者外侧放置钢板,肱骨头部松质骨螺钉固定,其余用皮质骨螺钉固定,检查肩关节活动范围及骨折端稳定性,
3、冲洗伤口,放置引流管,逐层包扎并加压。术后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术中固定的牢固程度指导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并根据患者复查情况逐渐增加被动内旋、内收及外展练习[3]。术后第1天开始肩关节外展架固定保护,进行肌肉收缩促进消肿,肩关节被动练习,术后1周进行肩关节练习,前屈上举、被动外旋功能练习,合并肩关节脱位、关节囊损伤者,在外展架保护下进行功能锻炼。随访6个月,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1.3评定标准采用Cassebaum评分系统,优良:关节肿痛消失,无肿胀,能
4、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可:膝关节步行能力不受限,运动轻度肿痛,可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差:临床症状较前无改善[4]。总有效率=(优良例数+可例数)/总人数X100%o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lo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P二0.03<0.05)。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o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5.25,P=0.02<0.05)o3讨论根据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肱骨近端骨折多发生在60岁以上的中人群,因患者多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普通接骨板治疗后中远期出现螺钉松动,并最终导致内固定失败,应用角度稳定性锁定钢板后对骨折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提升作用[5],表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复杂性肱骨近端患者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恢复患者关节面的稳定性及平整行,让患者能在短期内恢复并早期进行康复锻炼,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近年来,锁定钢板在复杂性骨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肱骨近端骨折应用
6、锁定钢板治疗在国内报道也较多,其具有明显优势。锁定钢板是一种内置的外固定架,对骨折部位进行桥形连接,在对骨折端形成稳定固定的同时,能刺激骨痂的形成,提高二期骨愈合[6]。螺钉采用不同的交叉方向对肱骨头进行固定可对抗拔出力,适用于骨质疏松者。同时锁定钢板为解剖型设计,成交稳定,带锁螺钉与钢板的稳定需要对骨折块整体固定,无需对钢板进行塑形。同时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少,在表1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锁定钢板能减少血供的破坏,减少软组织与骨块的剥离。总之,在手术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骨膜的剥离,手术需要在C型臂下进
7、行,能从各个方向了解螺钉的固定情况,避免螺钉穿出关节软骨面[7,8],手术中防止锁定钢板时应先将其临时固定,避免电钻钻孔时因抖动造成钢板移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对骨骼骨膜血运破坏小等优点,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同时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参考文献][1]熊进,施鸿飞,王守丰,等.应用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性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0):1585—1587.[2]ChuSP,KelseyJL,KeeganTH,etal.Riskfactorsforpr
8、oximalhumerusfracture[J]・AmJEpidemiol,2009,160(4):360—367.[3]姚兆鹏,许永武,罗爱英.肱骨近端复杂骨折钢板内固定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比较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2010,50(5):72—76.[4]邱贵兴,戴魁戎.骨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55.[5]GardnerMJ,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