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 以文代文 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以文代文 教学设计

ID:44188311

大小:19.2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9

地震中的父与子 以文代文 教学设计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 以文代文 教学设计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 以文代文 教学设计_第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 以文代文 教学设计_第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 以文代文 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 以文代文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讲述的是在美国的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

2、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来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目标:1、通过单元导读课和课前自主学习,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2、口头概述

3、课文主要内容,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3、重点品读描写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4、带文阅读《慈母情深》深化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感受,感悟不同描写方法的作用。三、教学重点、难点:反复品读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深厚感情。领悟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四、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回

4、顾单元导语今天,我们来学习17课,这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单元导读课中提到的本单元的的两个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2、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二)检查自学,整体把握主要内容。(2分钟)师: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昨天进行了自主学习,那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谁来概括地说一下?(指名两个同学说)指导预设——如果第一名学生说得比较好,可以适当肯定(找优点,你概括出了课文内容,语言比较简练,说清楚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

5、起因、经过和结果,非常棒!)谁再来试试?(你的进步很大,已经学会了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如果学生说得过于具体、啰嗦,可以说:你理解了课文内容,说得也比较清楚,但你能不能用两三句话简明扼要概括出来呢?可以这样说——(教师梳理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谁再来试试?小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很有学问,说好并不容易。大家以后要多加练习,运用学到的方法来概括。(三)重点品读,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过渡)我们清楚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读书,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一个怎样的儿子形象?你是从文章哪些语句中体会到

6、的。现在我们小组合作,交流自己读书的收获。出示课件自学导航:读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最能触动你,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一个怎样的儿子?划出来相关语句反复读一读,在一旁记下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小组交流,分享收获。1)小组交流自己学习收获。小组交流开始,老师迅速巡视各组情况,指导所有小组都按互学提示进入交流状态;然后再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谈体会。2)全班汇报,分享收获。同学们都很积极的参与了小组的交流,讨论的非常投入,现在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的收获最大。请小组长依次汇报,我们先来交流对文中父亲的形

7、象感悟。出示课件汇报的时候按这样的条理来说。1、先说出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2、再读出你划出的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相机点拨:师:父亲的三次回答有什么特点?(课件第6页)师:大家想想为什么父亲对这么多人的回答都是重复的这一句呢?(体会父亲一心只想救出儿子的心情)师:这是作者对父亲的语言描写。人们说言为心声,写好语言对表现人物非常重要。3)重点点拨,领悟表达(1)(课件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了这一处描写,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果作者不是如此

8、不厌其烦地重复写时间的流逝,而是这样写,大家觉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师:点名谈体会。带着你的体会读句子。师:通过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漫长和父亲的艰辛、劳累与坚持。这时的重复就不是啰嗦,而是一种强化。师:有的同学在自主学习卡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