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调查和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就业调查和对策探究

ID:44100963

大小:3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8

上传者:U-991
高职院校就业调查和对策探究_第1页
高职院校就业调查和对策探究_第2页
高职院校就业调查和对策探究_第3页
高职院校就业调查和对策探究_第4页
高职院校就业调查和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就业调查和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高职院校就业调查和对策探究着力破解学生就业难题,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普遍课题。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相关情况进行实证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一种能力缺乏、两个现实偏离、三种心理缺失、四个观念误区”出发,论述了高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强化技能学习、重视基地订单,推进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构建全程式、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等。高职就业实证调查对策一、前言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壮大,有力地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类别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职教育也面临着一些值得关注的情况,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日益严峻的“就业难”问题(这里所说的就业难,不单指就业率,也包括就业质量)。究其原因则是多方面的,如职业院校扩招,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脱节,学生知识、能力与岗位需求存在距离,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等等。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着力破解学生就业难题,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普遍课题。为积极应对髙职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深入了解学生面临 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措施。本文对笔者所在学校一一北京财贸职业学院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相关情况进行了无记名调查,内容涉及就业情况、就业影响因素、择业方向、就业心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等层面。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思考,就如何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二、调查情况与分析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就业心态、就业动机等方面存在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以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具体表现为:一种能力缺乏,两个现实偏离,三种心理缺失,四个观念误区。1•一种能力缺乏:就业力不足就业能力的缺失和不足,是影响高职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过程中,43.55%的同学认为,缺乏社会经验和就业能力是其面对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许多学生在平时只注重应试的学习成绩、注重职业证书,忽视了综合职业素养,特别是在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培养。很多学生具备了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但是却不能顺利通过实习期,就是在综合能力和发展潜能方面,不能满足岗位需求。2•两个现实偏离:就业指导工作的形式、内容与学生实 际需求有差距调查发现,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总体上是比较认可的,88.8%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工作安排对其就业有帮助。但是,从具体的方式、内容看,学校的安排与学生的需求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调查结果显示,从方式看,同学们接受过的就业指导形式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86.04%)、就业相关讲座(59.04%)、小组就业指导(10.98%)、1对1的就业指导(5.03%)、其他指导(9.15%);但是,学生希望得到的就业指导形式为:1对1的就业指导(65.22%)、就业相关讲座(44.16%)、职业生涯规划课程(34.78%)、小组就业指导(25.86%)、其他指导(8.24%)O而从内容上看,学生接受过的就业指导内容的前三项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60%),简历制作、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48%),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后发展指导(46%);而学生希望得到的就业指导内容的前三项为:简历制作、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49%),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解读(43%),人际交往与沟通(43%)O3•三种心理缺失:自卑、依赖性强、承受力弱自卑心理是高职学生就业中的常见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中,48.3%的同学认为学历是影响其是否就业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是专科学历,加上 现今用人单位更看重高学历人才,使得学生在求职中屡屡遭拒、自信心受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不能勇于面对竞争,从而错过适合的岗位。同时,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我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北京生源,家庭条件较为优越,且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使得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的能力较弱,往往依赖于父母、亲戚和老师,不肯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努力。而且在求职时只想一试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一撅不振,不能很好调整自己的心态,陷入烦闷、苦恼、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而不能积极地总结经验教训,迎接下一次的面试机会。4•四个观念误区:盲目、功利、攀比、从众伴随着就业体制改革中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的实施中,择业观念上存在偏差是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为:一方面,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情况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缺乏正确、清晰的定位,在就业时茫然失措;另一方面,过分看重经济收入、职业地位、工作环境等外在因素,求高、求稳、求好,且求职方向呈现明显的趋同现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57%的同学在就业过程中明确未来就业的方向与目标,而学生在择业时最先考虑的前三位因素分别是薪酬与福利(82.26%)、个人的发展机会(66.13%)、专业对口度(27.42%)。盲从心理也是比较常见的心态,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如金融系的学生在求职方 向上,大多数学生都选择银行一项。三、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与实践1•强化技能学习,重视基地订单,提高就业力在当今这个竞争的年代,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如何能与其他本科类院校的学生同场竞技,获得就业岗位中的“一勺羹”?职业院校的学生拼的就是自身的技能,拼的就是对岗位的熟悉度及其职业素养。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特色,建立的财贸人才培养标准和机制,指导、督促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毕业生拿到学历证书后去求职时有别于普通本科毕业生职业任职资格“名片”。学院根据国家劳动部门对现代服务业岗位的资格标准,结合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任职能力需要,以专业核心能力为重点,规定每个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取的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学院根据服务业“基层领班人”的共性要求,把基层管理中用到的通用财贸技能作为通用技能,培养学生的“能财会商”职业技能,在全院统一开设一条街岗位体验;同时,各系部还设立相应岗位的模拟实训室,针对性培养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流程、性质的熟悉度,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实现“校岗直通”的一个必要条件。学院非常重视订单班及实习基地的建设,鼓励二级单位积极开拓市场,签署订单企业增加实习基地。 2•借助网络、科学规划,纠正两偏差身处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当代大学生更是伴随着高科技产品、信息网络化成长起来的,网络独具的去中心化、超时空、开放性、虚拟性、便捷性等特征,使其日益成为学生探求知识、了解知识的新平台。信息网络时代,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也要向信息化、网络化的目标迈进,改进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就业信息网站在为学生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方面,一直以来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学院研究了网站的定位、功能,将互动和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一方面,通过开设在线答疑、一对一辅导等栏目,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做好引导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针对高职学生年级层次特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服务。比如,针对毕业生同学,一般是供需信息、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就业资讯、双选会、就业基地专栏等;针对非毕业生,一般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优秀毕业生风采、职业测评、就业前景介绍等。目前,正在建立网络就业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存储毕业生资料、用人单位资料、单位需求、签约情况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时了解就业状况,制定相应就业指导政策。3•利用新媒介、搭建新平台,弥补三缺失 顶岗实习是学院毕业班学生要修完的最后一门课。学院通过订单班、实习基地,重点推荐和自谋岗位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最后一门课,同时学生也能够提前适应岗位,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实习,对学生的管理就存在很大的难度,尤其这个阶段的学生更需要关心、鼓励、指导。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介,为师生搭建畅通的网络沟通平台。当前,以Web2.0、P2P、微博客等网络新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媒介:QQ、飞信、微博客、校内网、公共邮箱等载体,给高职院校特殊的就业工作内容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手段,能够及时高效地传递发布就业信息、就业相关公告、就业资讯等,但各载体有其特点和功能优势,在就业工作中也发挥着不尽相同的作用。如公共邮箱的定位主要是“资料共享平台”,通过公共邮箱上传下载就业文件,收取学生简历等;QQ与飞信的定位主要是“沟通平台”,能够进行在线咨询、议题讨论,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心理咨询辅导,还可以通过与往届毕业生的交流及时获取就业信息等;微博客的定位主要是“教育引导平台”,应充分利用 其包括视频在内的多媒体形式,进行生动多样的思想引导、就业政策解读、情感交流、平等对话,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校内网的定位主要是“交流互动平台”,通过营造一个自由平等的空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4.全程个性相结合、宣传身教做示范,避免四误区为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学院首先转换观念、重新定位。从工作目标而言,要改变过去片面重视就业率、关注学生是否找到工作的陈旧观念,树立全程式就业指导理念。从工作方法而言,就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类别、不同个体学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个性化的指导。并邀请优秀的校友进课堂,通过“话人生”、“聊家常”等方式为学生做示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全程式指导方面,学校制定了以“职业启蒙-学业规划-素养提升-择业指导”为主线的工作模式:大一时,侧重通过“入学第一课”“自我职业测评”'‘理想与成才”主题班会形式,让学生在了解所学学科、专业情况和分析自身兴趣、特长、性格等基础上,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和职业奋斗目标;大二时,侧重通过指导学生开办“职业生涯规划社团”“创业俱乐部”,举办或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大三时,侧重就业服务和咨询工作,包括形势分析、政 策讲解、信息服务、择业技巧传授、联系推荐就业岗位等,做好择业创业指导。同时,结合个性指导,为学生制定''面对面咨询服务”“一生一策”等工作方法。即以专家、企业专业人士、心理咨询师等为主体,通过当面问答、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和需求,尽可能地为每个同学进行就业目标定位、应聘求职指导、心理疏导等,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毕业生,特别是优秀校友的奋斗历程、社会阅历、人生体验等,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最生动形象的内容,对在校学生的择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鲜活的教育示范作用。邀请优秀校友进课堂,校友拥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和宝贵的社会经验,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让学生正确了解自我与社会,进行客观的就业定位,并通过交谈缓解就业的心理压力,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参考文献:[1]毕鸣.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与策略研究[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2).[2]罗雁君•浅议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J].就业指导,2011,(4).[3]张炳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4]翟波.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 业,2011,(33).[1]朱金玉,杨斌•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与服务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4).[2]王华丽•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李志龙.如何让高校就业网“活”起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4]谢志芳,夏大庆•充分开发校友资源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