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导言

戊戌变法导言

ID:43975216

大小:4.30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9-10-17

戊戌变法导言_第1页
戊戌变法导言_第2页
戊戌变法导言_第3页
戊戌变法导言_第4页
戊戌变法导言_第5页
资源描述:

《戊戌变法导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15课戊戌变法导言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战争。清朝失败后,面临着瓜剖豆分的危机。如何在危机中自救?怎样才能在强敌如林的世界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当时的中国人如何解答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重温戊戌变法那惊天动地的历史时刻吧。课标要求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一、甲午的震撼1、中日战争的失败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形势1894年甲午战争前,许多中国人自视甚高,没把日本放在眼里。他们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长期以来形成的

2、对日本的心理优势。许多清朝官员认为中国必胜,纷纷要求李鸿章火速出兵,先发制人。他们认为日本不自量力,如果与中国交锋,必败无疑。战争的失败黄海海战一、甲午的震撼1、中日战争的失败2、《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甲午一战,中国被日本打败,在谈判中,日本又以战争威胁,迫使清政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约地点日本马关春帆楼。知识链接《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向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割让辽东半岛;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增开通商口岸等。一、甲午的震撼二、维新思潮的兴起1、早期维新思想早期维新思想①产

3、生:19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在一些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早期维新思想。②代表人物:③主张: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兴办学校,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其中郑观应还提出著名的“商战”观点。④局限性:这些思想还很零散,还没能形成系统的理论。王韬郑观应一、甲午的震撼二、维新思潮的兴起1、早期维新思想2、康、梁的维新思想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在维新派代表中,康有为的思想影响最大,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康有为将西方进化论和自由平等的观念与中国的传统今文经学结合起来,为变法维新创造理论依据。其中《新学伪经

4、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康有为北京故居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梁启超谭嗣同梁启超和谭嗣同是宣扬维新理论的另外两个思想健将。梁启超的思想核心是“倡民权”;谭嗣同则大声疾呼“冲决罗网”。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梁启超《变法通议》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谭嗣同《仁学》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严复严复以创办报刊,翻译西书的方式,宣扬维新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天演论》。《天演论》所宣传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观点,几乎影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代知识分子。康有为称严复是“

5、精通西学第一人”。一、甲午的震撼二、维新思潮的兴起1、早期维新思想2、康、梁的维新思想三、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原因松筠庵1895年春,《马关条约》草案电传回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闻讯,立即发动各省举人联名上书,要求拒签和约。18省举人群集在宣武门外达智桥松筠庵谏草堂,康有为主动请缨,代各省举人起草了一篇万言书,这就是“公车上书”。谏草堂课堂设问你能用几个字概括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吗?请说说公车上书的影响。参考答案迁都、练兵、拒和、变法。以康有为为首的士人通过向统治者请愿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和参政愿望。他们冲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

6、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此后,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题名记一、甲午的震撼二、维新思潮的兴起1、早期维新思想2、康、梁的维新思想三、公车上书四、强学会与《时务报》组织学会1895年8月,由文廷式出面在北京正式组织强学会,宣讲“中国自强之学”。参加学会的,既有维新派和一些开明人士,也包括洋务派、传教士等。由于成员派系各异,政见不一,一些守旧顽固官僚散布流言,伺机破坏。1896年1月,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遭朝廷禁封。强学会遗址组织学会1月创办《强学报》。不久,《强学报》被迫停刊,上海强学会无形解散。《强学报》张之洞18

7、95年10月,康有为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得到资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会;于1896年创办报刊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由梁启超担任主笔。《时务报》反映民众呼声,抨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宣传维新变法,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梁启超发表的《变法通议》。在上海创刊的《时务报》。重要阵地,受到全国范围内很多知识分子的欢迎。创办报刊《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前身)“公车上书”后,维新派开始积极在北京、上海等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除北京办的《中外纪闻》外,还有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等。许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报刊和著述多维新人物还著书立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