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

ID:43895530

大小:34.0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6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_第1页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_第2页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_第3页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_第4页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建设工程领域是当前违纪违法案件的高发地带,“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现象成为群众街谈巷议的热点问题。而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相当一部分发生在工程承发包环节。针对这一问题,各地普遍建立起有形建筑市场,对工程项目实行招投标管理。实践证明,采取招投标管理,推行邛日光作业”,是建立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促进治本抓源头工作的有效举措。但是,近年来,在招投标活动中也暴露出一些违规违法问题,影响了招投标的公正性,背离了招投标制度的初衷。因此,有必要对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采取

2、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治理。一、当前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隐藏于招投标的全过程,涉及各方参与者。具体说来,集中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存在“瞒天过海,规避招标”的现象。有的建设单位以虚假集资、合资、外资、联营等为名,规避招标;有的将工程化整为零,使之达不到法定招标条件,规避招标;有的以主体工程招标为掩护,而附属工程、配套工程再私下物色施工企业。2•存在“设置障碍,明招暗定”的现象。有些建设单位不敢公然违背招投标有关规定,表面上在有形建筑市场内进行招标投标,但却早已与相中的施工

3、单位“私订终身”。为了达到“明招暗定”的目的,有的建设单位不公开发布招标信息或发布的信息范围小、时效短,排除潜在的投标人;有的在招投标公告中设置苛刻条款,让人望而却步;有的在资格预审中以各种理由排斥一些符合条件的潜在投标人;有的在评标办法上,根据关系单位的情况,设定评标内容,以确保'关系户”占有优势。招投标成了这些建设单位暗箱操作的工具,掩盖腐败的“遮羞布”。3.存在"挂靠投标,串标围标”的现象。有的投标人在某项工程招标中资质不够,就私下挂靠到别的具有资质的公司参与投标。有的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起来,操纵招标活动。

4、也有部分投标人相互之间串通一气参与投标,明为对手,暗中联手,只要有人中标,其他人都参与分利。4.存在"层层转包,违法分包”的现象。有的企业中标后,以联营名义将工程违法分包他人。有的“玩空手道”,中标后直接转包他人,甚至有的转包人再次转包,几经易手,末家要想有利可图,必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质量隐患就不可避免了。5•存在“阴阳合同,另搞一套”的现象。有的招标单位表面上按照规定进行招投标,之后,招投标双方将招投标承诺中的工程造价、质量、工期、材料、设备供应等合同内容置于一边,另行签订所谓的“附加合同”,使招投标工作流

5、于形式。6•存在乍世露标底,评标不公”的现象。有些参与投标的企业和项目经理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千方百计与项目建设单位、招投标管理人员和专家评委拉关系,甚至公然行贿,以求获得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和倾向性意见。一些经不起诱惑的人得了好处后,自然会投桃报李。7•存在“中介不中,明脱暗挂”的问题。有些招标代理,基于拓展代理业务市场的需要,完全按招标人的意图办事,想尽办法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为投标人指定中标人出力。一些地方有形建筑市场与招投标监管机构、中介组织与原有行业主管部门,明脱暗挂,仍然存在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既影

6、响了各自功能的发挥,也为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插手招投标提供了便利条件。二、原因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机制制度上的弊端,也有监督管理上的漏洞,还与市场主体信用缺失密切相关。—是体制缺陷。一些地方虽然成立了招投标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但办公室是非常设机构日常监管职责还是由各类建设工程的主管部门承担。有的虽然已经建立综合招投标中心,但场外交易现象还比较突出;有的综合招投标中心挂靠在行政主管部门,行政色彩比较浓厚;有的仍然是部门自办市场,管办不分。在这种体制下,一些行业主管部门既是业主招标人,又是招投标的

7、监管部门,还是具体招投标活动的操作者,集裁判员和运动员双重角色于一身,很难保证招投标活动做到公正公平。二是制度缺乏。现行的法规制度还不完善,与招投标活动的发展不相适应,有些领域无法可依,有些规章制度相互不协调,有些缺乏配套的可操作性规定,有些制度不科学、不合理。如从技术性制度层面上看,在现有的综合评估评标方法中,报价与标底的吻合程度以及评委意见对能否中标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探标、泄标、评标不公现象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三是监管缺位。当前,一些监督主体只侧重于形式和程序的监督,对实体性内容往往很难深入

8、。加之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比较隐蔽,一般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了,往往实施经济处罚的多,追究法律责任的少。违法违规行为付出的风险成本低,而获取的收益高。受利益驱动,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四是信用缺失。社会信用意识比较淡薄,信用体系建设进展缓慢,有效的信用评价机制、监督惩戒机制尚未形成,产生了“守信者吃亏,失信者得利”不正常现象,进而影响了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三、几点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