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805166
大小:4.86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10-14
《话题十三就业权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就业责权学习领域五就业导引1、了解求职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学会权利保护自己的方法2、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应用法律手段维护权利的意识目标导航情景剧:小芳的烦心事小芳(女)与小张(男)是中专毕业班的毕业生,准备找工作,某天看到电视播招聘广告:男女不限,中专学历,身体健康,年龄在25岁以下,小张与小芳均符合条件。小芳与小张参加公司的考试,小芳第2名,小张第41名。小芳很高兴在等通知。角色扮演:小李(人事部经理)小芳与小张(求职人员)小张:小芳,我已经被录取了,你有没有啊?小芳(急了):没有啊!小芳找人事经理小李咨询。小李:按总经理的意思,女职工将来事太多,不如男工利索,所以男职工只要中专以
2、上,但女职工需要大专以上学历才行。所以,你的学历太低了,所以没被录取。不好意思,你另寻高就吧!小芳(气愤):嗯,你们怎么能这样呢?我马上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思考:1)这个公司侵犯小芳哪些求职权利?2)你觉得劳动仲裁委员会会作出怎样的仲裁?一、求职权利二、求职义务第一课时求职过程权益保护三、求职权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1)获得信息权2)接受就业指导权3)被推荐权4)公平待遇权5)求偿权一.求职权利:获取信息权求职业过程中获取需求信息是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在充分获取职业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才能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单位。接受就业指导权学校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
3、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指导学生如何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自身的情况,准确定位,合理选择职业;同时,学生也可以接受当地政府提供的职业指导。被推荐权主要指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公平待遇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到歧视。求偿权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毁约,如用人单位无故要求解除协议,毕业生有权要求对方履行就业协议,否则用人单位应对毕业生承担违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
4、提供下列服务:①就业政策法规咨询②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④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⑤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⑥其他公共就业服务常州武进某鸡精公司业务员李某隐瞒公司,制造假鸡精,冒用公司商标,利用公司销售渠道,大量对外销售假冒公司商标的假鸡精。典型案例: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义务2)诚实守信的义务二.求职义务: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义务毕业生享有国家就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的同时,也有义务遵守和执行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2)诚实守信的义务劳动者在求职时,应如实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提供个人基本情况以及与应聘岗位相
5、关的知识技能、工作经历、就业状况等情况,并出示相应的证明;对用人单位需要了解的劳动者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必须如实说明。国庆长假七天,大学城学生向电视台投诉:帮着国美电器举牌七天,但却拿不到劳务费用。经查,学生是通过网络广告被中介推荐去打工,并没有签订劳务协议。典型案例:1)政府部门保护2)学校保护3)毕业生自我保护3.求职权益保护的途径与方法:提高法律维权意识要有契约意识培养诚信意识要有证据意识1)政府部门保护毕业生就业涉及政府的多个部门,这些相关的部门应该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各个环节保护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权益。2)学校保护学校加强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得学
6、生在求职过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学会用相关的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学校应通过相应的措施来规范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对用人单位在录取过程中的不公平行为,学校应予以抵制。3)毕业生自我保护①提高法律维权意识。在求职过程中,要学会对照国家就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分析求职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②树立契饿约意识。求职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就业协议的重要性,一旦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遵守,认真履行,任何一方都不得无故毁约,否则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培养诚信意识一是要求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必须如实介绍自己的情况,不欺骗用人单位;二是要求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增强识别
7、用人单位是否诚信的意识。④要有证据意识。求职过程中,当权益受到侵害,通过法律维权时,证据意识至关重要。证据意识一要有收集证据的意识。求职过程中要有意识要求对方出示并提供相关材料。如公司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二是要有保存证据的意识。如保存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广告、往来传真、邮件等三是要有应用证据的意识。维护权益的过程中,要知道举证责任在对方不在自己,维护什么样的权益,需要什么样的证据。二、求职权利三、求职义务课文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