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浅谈历史的美感

[精品]浅谈历史的美感

ID:43779553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4

[精品]浅谈历史的美感_第1页
[精品]浅谈历史的美感_第2页
[精品]浅谈历史的美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浅谈历史的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历史的美感《历史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情趣”实际上就是正确的审美感受力,是审美教育的最基本的环节,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感受能力,才能产生感性到理性、从未知到已知的飞跃,进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才能增强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判断力,进而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成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事业而奋斗的有用人才。一、教师要具备审美发现能力,引领学生走进美的境界新历史课程与I口的历史课相比: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类的进化发展为线索。在人类的生活生存过程上,美感

2、始终贯穿始终。旧石器时代,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已经懂得用穿孔的兽牙、石珠作为装饰,还把石珠“经过磨制并染成红色”显示其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人就会用黑色和褐色的人面、鱼型等来点辍陶器,把它们刻在陶盆碗、瓶罐上感受其美,即为彩陶。大汶口墓葬中出土的门陶、黑陶色彩明丽,缕空象牙梳,精密细致。正是这朴素的原始的审美意识,促进人类于不断变化、进化过程中,不断发现美、创造美。人类到了文明时代,审美观念愈加强烈,殷商的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举世文明,秦长城兵马俑、始建前秦的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北宗的《清明上河图》、苏

3、州园林等光彩夺目,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是美不胜收。文景之治、贞观盛世、昭君出塞、文成公文入藏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和谐之美,仓颉造字、火药、指南针及活字印刷的发明,展示了人类智慧之美,屈原、文天祥、戚继光等舍生取义,揭示了炎黄子孙精神境界之美。在历史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把美发现、展示给学生,启迪学生发现历史知识中蕴藏的丽质美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二、教师要充分运用艺术手段,诱导学生感受美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教学艺术手段,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巧妙地诱导和培育学生的感受能力

4、。第一,运用语言的艺术感受美。语言美是一门艺术美,如若教师能将语言和感情巧妙地、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产生互动,把学生引入预设的情境中,产生感情的共鸣,使学生充分受到教育感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真情流露,极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优美的语言,会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所以,历史课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语言的技术,恰到好处的态势语,使学生感受到美,体会到美。如讲到张骞出使西域时,可先用娓娓动听的语言描述优美的丝绸之路,这样便会使学生感受到

5、张骞的坚强意志。又如讲到唐代的文字艺术时,教师不妨吟诵唐代三大诗人的佳句,使学生感受到意境美、音韵美,感受到盛唐浓郁的文学艺术气息。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來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就会“入乎其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互动,达到培养发展学生感受力的目标。第二,巧用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领略美。首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课本中的插图,在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比较直观地感受,如讲到古希腊、古罗马时,可以穿插展示希腊德尔菲的神庙遗址,罗马圆形大剧场遗址的图片,让学生从欣赏中感到建筑美是不朽的艺术。讲

6、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晩餐》、拉裴尔的《花园中圣母》等又可穿插进来,使学生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的艺术美,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讲到音乐时,可让学生看到有关贝多芬的图片,同时插播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还可利用学校现有的幻灯、投影、信息网络等电教手段,使学生置身于生动形象的历史事件中,身临其境地感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和事。第三,利用乡土材料,使学生产生口豪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

7、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走进新课程》)。挖掘和利用乡土教材可以起到激发学生自豪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的作用。如讲到唐代最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时,可联系我们南宫市的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的《重修南宫县学碑》,进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育的教育。如讲古代建筑时,可联系我市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七年普彤寺,讲解塔、寺、佛像的建筑美。在讲抗日战争时,可联系邓小平公

8、元1938年来我市城内住过的“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及冀南烈士陵园,使学生了解革命斗争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