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黄遵宪的经世思想论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遵宪的经世思想论略小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总第106期JournaloftheSchoolofCPCCommittee文史教育ZhengzhouMunicipalNo.4,2010Sum,106Party黄遵宪的经世思想论略徐峰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坏境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黄遵宪生活的时期止值晚清政府FI益腐朽,国家处于内忧外患时期。为了挽救民族危亡,黄遵宪以出使国外为契机,积极吸纳西方文明,用于小国的维新变法,形成了口己比较丰富的政治、外交、军事、文教等经世思想,对晚清的社会政治变革产生了积极影响。关键词:黄遵宪;经世
2、致用;内容;影响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004?0111—04黄遵宪是晚清爱国诗人,杰出的政治家、教育施设'者也”【3]。他在《感怀》中说:“世儒诵《诗》家,维新派著名代表人物。黄遵宪生活的时期,正《书》,往往矜爪嘴。昂头道皇古,抵掌说平治。上值清朝国势日衰Z时,国内阶级孑盾不断激化,西言三代隆,下言百世俟。中言今□乱,痛苦继流涕。”黄遵宪指斥腐朽的宋明理学是“刍狗焉耳,糟方列强不断侵入,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岀于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黄遵宪为挽救民粕焉耳”,认为“夫辞章之末艺,心性之空谈,
3、皆儒族危亡作岀了巨大努力,他极力批判I口文化,以岀者末流之失”【4J,主张对传统糟粕的东西予以坚决使国外为契机,逐渐吸纳西方文明,形成了口己独抛弃,主张以两学取而代之。特的思想,对晚清的社会政治变革产生了一定的黄遵宪对于西学的认识,始T1876年东渡日影响。本任驻日使馆参赞。1877年,黄遵宪初到日本,一、黄遵宪经世思想的演变过程“时值明治维新Z始,百度草创,规模尚未大定,论黄遵宪出身于封建卩香世家,幼年起就受中国者或谓FI本外强屮干??纷纷无定论。余所交多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有着深厚的旧学根基。但旧学家,微言讥刺,咨嗟太息,充溢于耳”[5
4、Jo但是晚清时期封建统治者极力提倡的仍是乾嘉考据学口本积极效法西方以变法口强的事实使他转变了和宋明理学,结果只能是更加禁锢知识分子的视认识。他说:“及阅历H深,闻见Zbl拓,颇悉穷变野,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黄遵宪清楚地看到了通久之理。乃信其改从西法,革故更新,卓然能自这一点,他在21岁时就已经大胆提出“我手写我树立。”【61日木的明治维新,使□本逐步摆脱了半i:1,古岂能拘牵”的主张III,对屮国传统旧学进行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机,黄遵宪从中受到启迪,思了深入批判,表达了他耍突破封建思想束缚的强烈想发生了重大转变,认为中国也应该学习H木,实愿
5、望。对于中国传统的八股文,黄遵宪给予了猛烈行维新变法,以图自强。他曾对驻FI公使何如璋说:“中国必变从西法。其变法也,或如日木之自抨击,他说:“叮嗟制艺兴,今已五百载。世儒习其然,老死不知悔。精力疲丹铅,虚荣追冠盖。劳劳强,或如埃及Z被逼,或如印度之受辖,或如波兰之数行中,鼎鼎百年内。束发受书始,即已缚扭械。瓜分,则我不敢知。”_0英雄尽入殽,帝王心始快。”I日'他还尖锐批评了理晚清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失败后,黄遵宪罢官学与考据学的腐朽,如说“吾年十六、七从事于学,冋广东故乡。在故乡的时口里,他对时局进行了认谓宋人之义理,汉人之考据,均非孔门之
6、学,《诗真反思,逐渐认识到,政治变革的前提必须是思想意识和观念的变革,必须以西学革除中国的传统『集》中开宗明义第一章,所谓'均之筐僕物,操此何收稿日期:2010705—10作者简介:徐峰1973一,男,河南开封人,硕士,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书记,讲师。徐峰:黄遵宪的经世思想论略文史教育习,他说:“若屮国旧习,病在尊大,病在固弊,非病动局面,不仅要内修政明,积极变革图强,而H还耍在不能保守也。今且大开门户,容纳新学。俟新学积极运用外交手段进行有效斗争,以维护国家主权盛行,以中国固有之学,互相比较,互相竞争,而旧和民族尊严。他认真总结了自
7、身从事外交活动所学之真精神乃俞岀,真道理乃俞明,届吋而发挥之。积累的经验,认为“外交家Z能尽力办事者,大抵有彼新学者或弃或取,或招或拒,或调和,或并行,固挪展之法,如一事期效八成,则先以九成十成岀之,在我不在人也以期退步”;“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其实,近代小国人在睁眼看世界的同时,对于于争执己权,则谬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Z说为无西方文化的反应是参差不齐的,或主张全面排外,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或主张全盘西化,或主张小学为体、四学为用,或主不以彼不悦不烽,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张中西会通。黄遵宪有海外生
8、活的经验,对于西方词气终不激愤;词色有时而受拒,而请竭终惮烦;议文化的认识有过更为直观的接触,因此在对西学的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认识上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