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59275
大小:18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24
《钟_爱之梦__匈牙利狂想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李斯特的钢琴曲《钟》《爱之梦》《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钢琴曲欣赏:1、《钟》纪新(DVD)李云迪(MTV)2、《爱之梦》郎朗纪新3、《匈牙利狂想曲》郎朗猫和老鼠钢琴曲《钟》李斯特作于1838年(27岁)。为题献个德国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的钢琴曲集《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六首中的第三首。其主题源自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终乐章《钟》。李斯特20岁时,在巴黎听了帕格尼尼的音乐会,对他精湛高超的创作和演奏技艺惊叹不已,决心要成为“钢琴上的帕格尼尼”。后来,李斯特创作了全名为《依据帕格尼尼的“钟”而作的华丽的大幻想曲》。《钟》即以此曲为基础写成。钢琴曲《钟》乐曲基本上采用
2、三段体曲式。由于运用了多次主题变化和反复,因此也具有变奏曲和回旋曲的特点。主题A:♪、乐曲经过简短的前奏,在高音区出现“钟”的主题。♪、钢琴高音区清脆悦耳的音色和顿音奏法形成的短促有力的音响,组成了一连串动感逼真的小钟的鸣响。♪、由于钢琴高音区的音色比小提琴更易于模仿钟声,因此钟声的效果更加明显。主题B:继续利用钢琴高音区的音色特点,奏出不同节奏的钟声。A、B两个主题经交替变奏:形成了高难度的辉煌华丽的段落。最后乐曲运用舞曲的体裁特点,在热烈欢快的歌舞气氛中结束。钢琴曲《爱之梦》李斯特作于1850年(39岁),为所作由歌曲改编而成的三首钢琴曲的第三首。这三首钢琴曲合题
3、为《爱之梦(夜曲三首)》,采用夜曲体裁写成。原歌曲第一、二首的歌词由德国诗人乌兰德(1787—1862)作,名为《崇高的爱》和《幸福的死》。第三首歌词由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特(1810—1876)作,名为《尽情地爱》。《爱之梦》前两首不常演出。第三曲《尽情地爱》流传较广。钢琴曲引用原歌曲旋律,采用单主题三部曲式的结构。这首乐曲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以及小提琴或长笛的独奏曲等。ABABAA段:在分解和弦式的伴奏音型衬托下,乐曲呈示甜美的A主题,平稳宽广的旋律,满含着爱的柔情和愉悦。主题重复一遍。B段:随着情绪的波动,B主题更加热情,旋律渐渐上扬,充满了幸福的憧憬。A段重复:经
4、过华彩性的段落,乐曲移高到其他调上,用更为热烈的情绪奏出开头的A主题旋律。B段重复:当变化B主题时,乐曲进入高潮,表达了对纯真爱情执着的追求A段再现:乐曲出现更为缠绵的华彩段落,并在中音区再现A主题,在梦一般美丽的旋律中,恋恋不舍地结束全曲。爱吧,能爱多久就爱多久吧。你守在墓前哀诉的时刻快要到了。你的心总得保持灼热,保持眷恋。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你就得尽你所能,教他时时快乐,没有片刻愁闷。还愿你守口如瓶,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天啊——本来没有什么恶意——却有人含泪分离。《尽情地爱》歌词大意《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李斯特作于1847年(36岁)
5、,钢琴曲。为所作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中的第二首。李斯特童年随父母在巴黎,1839年(28岁)带着“钢琴之王”的荣誉回到祖国。后广泛收集匈牙利民歌和吉普音乐,创作了十九首在其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的学生将其中的六首改编为管弦乐曲。《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采用匈牙利民间舞曲恰尔达什体裁写成。其特点为:双拍子。全曲分成两大部分:前半部分称“拉绍”(意为“缓慢”);后半部分称“弗里斯”(意为“新鲜”),速度迅急,多用切分音,气氛热烈。“拉招”:慢板引子:宣叙调性的、随想曲风格的旋律。坚定沉着的节奏和短促的倚音果断而有力,表现出匈牙利民间音乐的浓烈色彩。A段:
6、 “拉绍”主题:庄严沉重的旋律,在滞缓的节奏衬托下,低沉、压抑,蕴含着巨大的悲痛和愤怒,表现了匈牙利人民对民族不幸的哀痛和控诉,也表现了匈牙利人不屈不挠的坚毅性格。“拉绍”主题在高音区变化反复。B段:舞曲风格:舞曲主题带有匀称而规整的节奏和轻捷跳跃的旋律高音区不断重现的同音反复犹如钟声,随着舞蹈的节奏不停地鸣响,使舞曲变得更富于动力性。“舞曲”主题经变奏发展后,突然急转直下。引子:再现,庄严沉重的主题。“弗里斯”快板乐曲速度加快,首先奏出“拉绍”中间段落已经出现过的舞曲主题。随后,速度越来越快,接连涌现出一个个由各种节奏构成的鲜明生动而富于个性的主题,宛如此起彼此彼伏
7、的欢乐的浪潮。组成一幅幅色彩绚丽的舞蹈场面。然后,乐曲突然在高潮中稍作停顿,以快速的八分音符奏出了奔流般的曲调,在振奋人心的沸腾气氛和辉煌的色彩中结束全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