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49624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公共怒触不周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共工怒触不周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语,把我文章的主旨。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质疑讨论,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索大自然的精神。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学难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学情分析: 初中生积累的文言知识并不多,对文言文的理解还有些难度。部分学生认为文言文枯燥无味,对文言文的学习有畏惧心理和抵触情绪。但这篇文章是一则短小精悍的神话故事,对学生较有吸引力,可抓住神话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氛围中提
2、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你知道古代那些神话?如果说夸父逐日体现了古代人民对太阳的认识,那么古代人民对日月星辰、江河湖泊又是怎样的看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共工触怒不周山》。二、展示资料:1.关于神话:古代先民以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为基础,集体创造的部落故事。神话主要通过超自然的现象和幻想的形式,表达远古先民对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理解。传说中的历史内容、寓言中的道德训诫、宗教中的劝箴意味都极少在神话中出现。它起源于远古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无法作科学的解释,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2.解释课题: (1)、共工:中国古代
3、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满头的赤发,坐骑是两条龙。《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与颛顼争帝死后,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并斩断鳌足以作天柱。此外还有一说,谓共工是尧的大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被尧流放于幽州。 (2)、触:碰、撞; (3)、不周山: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在《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句话的意思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周山
4、就是天柱,二是不周山包含天柱。无论如何,这个天柱本身就有缺陷。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它本身就象征着不完整、灾难。三、初读神话:1、教师范读课文(听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和句子停顿。(1.)认读理解文章中的生字词:颛顼折星辰水潦尘埃(2).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共工与颛顼∕争为帝; ②.怒而触∕不周之山; ③.故∕日月星辰∕移焉; ④.故∕水潦尘埃∕归焉;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看谁读的好,指名学生读(读-听-评)4、学生齐读课文。5、学生参考课文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四、解读神话1、与我们以往了解的战争描写有所不同,它没有写战斗场面,没有
5、写战争规模,甚至没有写战斗过程,那么本文主要抓住了战争哪一角度,共工哪一方面,即文中的哪一字来写的呢?他的“怒”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2、课文内容理解之后,你认为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讨论并归纳:正面: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及崇高的奉献精神。反面:性格暴躁、偏激任性、不计后果。 3、运用联想和想象,描述以下两个场景。1)共工与颛顼为帝之后,大怒,心中十分不甘,请描述共工发怒的情状。(提示从心理、语言、动作、神态)2)共工撞倒不周之后,天地出现怎样的情景呢?(指导:抓住语言点、联
6、想、想象,融入自己新的想法)(教学预设)1)共工心想:周为帝后之子,凭我的本能足以治好天下,为什么一个奸诈的颛顼能夺取天下,他越想越气,脸气得煞白,青筋暴出,他巨嚎一声奋力一击,重重撞在不周山上。2)天动地摇,支撑天穹的擎天柱折断了,维系大地四角的巨绳断裂。4、如何理解结尾含义?讨论并归纳: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五、拓展延伸1、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①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②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
7、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③夸父和共工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夸父死后弃其杖,化为桃林,为后人止渴;共工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2、背诵课文。六、课堂小结:共工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在自然面前显得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结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