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98724
大小:1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0
《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二、 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是四则运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本单元教学内容安排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来探索“先乘除,后加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二、教学重难点、关键1、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2、 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而没有括号,需要先算乘、除的混合运算式题(两步式);利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
2、简单实际问题。3、 关键:(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2)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究运算顺序。(3)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三、教学要求:1、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2、 通过购物等活动,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
3、算法的过程。4、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5、 引导学生掌握以内眼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四、课时划分:6课时五、 教学进度:第3~4周 第一课时:乘加、乘减教学内容:P12~13 “小熊购物”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
4、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点:口算卡教学过程:一、复习1. 口算。(开火车)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2. 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
5、+5-18 45-18+2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出示P12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2. 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如: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付多少钱?3. 解决问题。(1)列算式:3×4+6 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
6、什么意思。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18元。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瓶饮料和4块面包共付18元。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7、)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4. 尝试独立解决(1) 提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几元?(2)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a. 3×4=12(元) 2
8、0-12=8(元) 答:应找回8元。b.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 答:应找回8元。(3) 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 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