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沙拉热诊断和治疗方案

ID:42578568

大小:75.5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8

沙拉热诊断和治疗方案_第1页
沙拉热诊断和治疗方案_第2页
沙拉热诊断和治疗方案_第3页
沙拉热诊断和治疗方案_第4页
沙拉热诊断和治疗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沙拉热诊断和治疗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沙拉热诊断和治疗方案拉沙热(Lassafever)是由拉沙病毒(Lassavirus)引起,主要经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首次被发现,但直到1969年才分离出病毒。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寒战、咽炎、胸骨后疼痛和蛋白尿,可出现多系统病变。本病主要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流行。拉沙病毒属于沙粒病毒科,病毒直径约80-150nm(平均100nm),有包膜。拉沙病毒的基因组为2条双义单股负链RNA(S和L),S片段全长3.5kb,编码病毒的核蛋白(NP)和包膜糖蛋白(GP1、GP2),L片段

2、全长7.2kb,编码病毒RNA多聚酶和Z蛋白。拉沙病毒可在Vero细胞中繁殖,也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如小鼠、仓鼠、豚鼠、恒河猴等。拉沙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对酸、热、紫外线、脂溶剂、去污剂等敏感。(-)传染源。□□拉沙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传染源和宿主为啮齿动物,以多乳鼠(Mastomysnatalensis)为主,其次还有黑家鼠(Rattusrattus)和小離鼠(Musminutoides)o多乳鼠感染拉沙病毒并不发病,但在其排泄物(如尿和粪便等)中含有病毒。感染拉沙热的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亦为传染源,可导致医院内感染。(-)传

3、播途径。拉沙热为人畜共患疾病,人主要通过接触受染动物及其排泄物而感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拉沙热患者的血液、尿、粪便或其他身体分泌物,以及通过污染的针头等感染。拉沙病毒可发生人际传播或医院内感染。尚无证据表明人与人之间可通过空气传播。(三)人群易感性。人对拉沙病毒普遍易感,隐性感染及轻症病例占多数。(四)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拉沙热主要分布于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在布基纳法索、中非共和国、冈比亚、加纳、科特迪瓦、马里、塞内加尔等国家也存在拉沙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证据。据估计,每年新发病例数达100000人以上,

4、其中约1000-3000人死亡(病死率1-3%),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为15-25%o2.人群分布: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无性别、职业和种族差异。3.季节分布:无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流行。4.输入性:自1969年以来,美国、英国、德国、荷兰、以色列'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均有输入性病例的发生。三、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发病机制。拉沙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拉沙病毒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进入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病毒在咽部淋巴组织内增殖,出现咽炎症状。导致多器官损伤的主要机制为病毒直接作用,以肝损伤最常见。出血原因主要为

5、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功能丧失所致。拉沙病毒可感染人树突状细胞(DC)和巨噬细胞(MP),但不引起DC、MP细胞凋亡。拉沙热患者血清中炎性介质升高,如IL-8、干扰素诱导蛋白TO(IPTO)、IFN-y、IL-12、IL-6、RANTES等。在致死性患者中,IL-8水平较低或检测不到。IPT0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功能,趋化T细胞和NK细胞参与感染和休克。重症病例表现为细胞免疫反应受到抑制。(二)病理改变。本病病例尸检资料较少,现有的少数病理所见多为非特异改变。肝脏为主要靶器官。肝脏肿大、切面苍白。肝索和肝窦状隙可见凋亡小体。电镜下肝脏细

6、胞内可见大量的拉沙病毒颗粒。肝细胞质致密可见嗜酸性包涵体,胞核固缩或消失。肝小叶内点、灶状坏死、出血,但其网状组织构架完好。炎症细胞较少,可见到枯否细胞。心、肺、肾、脑等器官可见充血、水肿。淋巴结单核吞噬细胞增生,皮质、滤泡淋巴细胞减少。四、临床表现潜伏期:6-21天,平均10天。起病较缓,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虚弱,头痛、咽痛、咳嗽、弥漫性肌痛。少数病例在病程第2周在面、颈、躯干和臀部出现微小的斑丘疹。胸骨后疼痛、肝区触痛明显。发热一般持续7T7天,第2-4周开始恢复,多数患者周身虚弱乏力并持续数周。少数患者(5-20%)在病

7、程3-6天上述表现加重。病程后期可出现脑膜脑炎,可表现为震颤、肌阵挛性抽搐、癫痫样发作'定向力障碍痴呆'嗜睡'昏迷等,致死性病例表现为多脏器功能障碍、衰竭。文献报道,重症儿童病例可出现严重全身水肿、口唇起泡'腹胀和出血等,病死率高。恢复期可出现短暂性头发脱落、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听觉神经损伤等。后遗症:主要为神经精神系统后遗症,如听觉异常、耳前庭功能障碍,幻觉、痴呆、躁狂、抑郁等。五、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1.血常规检查: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咼。2・尿常规检查:约2/3病例有蛋白尿。3.生化检查:可有AST、A

8、LT、BUN升高。(-)血清学检查。1•血清特异性IgM抗体:多采用IgM捕捉ELISA的方法检测。IgM抗体一般于发病后第2周出现。2.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法(IFA)等方法检测,但IFA的敏感性较ELISA差。一般情况下,发病后第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