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XX主题党课教案+PPT: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革命精神

2019XX主题党课教案+PPT: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革命精神

ID:42556112

大小:18.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7

2019XX主题党课教案+PPT: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革命精神_第1页
2019XX主题党课教案+PPT: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革命精神_第2页
2019XX主题党课教案+PPT: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革命精神_第3页
2019XX主题党课教案+PPT: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革命精神_第4页
2019XX主题党课教案+PPT: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革命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XX主题党课教案+PPT:追寻红色记忆 弘扬革命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XX主题党课教案+PPT:追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  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新青年,怀揣着一颗赤诚的心,踏上暑期社会实践的新征程,我们是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青年观察家”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上海调研团,初到上海,体味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追寻习总书记的初心之路。我的心潮澎湃,深知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重要的精神支柱,能够产生强大的动力,激励我们向着梦想不懈奋斗。  【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中共一大会址纪实  百年激荡,四十年变革,无论何时,我们始终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2、道路上。XX主题党课教案+PPT:追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  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新青年,怀揣着一颗赤诚的心,踏上暑期社会实践的新征程,我们是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青年观察家”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上海调研团,初到上海,体味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追寻习总书记的初心之路。我的心潮澎湃,深知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重要的精神支柱,能够产生强大的动力,激励我们向着梦想不懈奋斗。  【初心不改矢志奋斗】——中共一大会址纪实  百年激荡,四十年变革,无论何时,我们始终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中国梦的道路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犹如一条腾起的巨龙,凝聚着正能量,以惊人的发展速度逐渐汇集了全世界注视的目光。今天,来到一大会址的纪念馆里,我心潮澎湃。遥想1921年的中国,犹如一艘“无一处没有伤痕”的破船,积弱积贫。7月23日,上海兴业路76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举行,毛泽东、董必武等13名热血青年,在中国近代史最黑暗的时代,代表当时全国53名共产党员,在这里秘密开会,指点江山、慷慨陈词,指明了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纲领,并制定党章、党的奋斗目标等。党的一大会址,是中国革命

4、原点,在神州大地上永远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走进会址,映入眼帘的是参加一大会议的十三位代表巨型铜雕,英雄辈出,大浪淘沙,令人感叹。接着回顾历史,铭记奋斗历程,不忘初心。一大会址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庄重肃穆。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一张张定格历史的资料照片、一个个再现原貌的模拟场景,都让每一位参观者放慢脚步,用心去体会、去品味展品中铭刻的光荣与辉煌。在一大会议室原址,这个18平方米的房间按照当年会议场景复原布置,毛泽东主席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路走来,细节中处处标注着

5、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来自历史的信念和激情,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颠扑不破的真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96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骄傲和自豪。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五年归国路 十年两弹成】——钱学森图书馆纪实  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6、他就是钱老,一个国家在前,民族在后的人民英雄。走进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整馆设有四个展厅,第一展厅,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第二展厅,科学技术前沿的开拓者;第三展厅,人民科学家风范;第四展厅,战略科学家的成功之道。“我将竭尽全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是钱老的座右铭,也是一种信念。钱老回国后,立即投身祖国的导弹火箭,航天科技建设,对于当时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条件极其有限,西方国家紧密封锁,苏联科技人员撤离,依靠钱老带头自主研发。当第一颗卫星升起,东方红唱响

7、在世界各个角落时,也证明新中国也有能力把原子弹送到想要达到的地方,为国人树立信心时,真的由衷钦佩钱老为现代国防建设做出的卓越功勋。我印象最深的则是钱老晚年的“七不”坚持。不提词、不写序、不参加任何科技成果评审会和鉴定会、不出席“应景”活动、不兼荣誉性职务、上年纪后不去外地开会、不出国访问。钱学森晚年,虽然年事已大,行动不便,渐渐淡出人民的视线,很少在媒体上露面,但他始终关注国家命运,关注国事。特别跟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教育,当前的教育令人担心,提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培养不出杰出的科学家?”

8、。引起教育界的广泛讨论和反思。观其毕生,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理想始终与祖国的命脉相连,他用一生为科学事业奋斗,他高尚精神和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涵养时代气质弘扬红船精神】——嘉兴南湖纪实  南湖上的一叶红船扬帆起航,冲破了惊涛骇浪,缔造了一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了解了建党的历史,感受到了建党的不易,更加坚定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