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308194
大小:15.9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东山中心小学王培忠教学内容 8.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共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张口结舌”、“自相矛盾”的意思。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教学重难点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资源 《自相矛盾》的原文 预习设计 1.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查字典理解“夸口”、“张口结舌”、“自相矛
2、盾”的意思。 2.想一想第一则成语讲了一件什么事,给你什么启发?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导入课题,激发兴趣。(3分钟) 1.自相矛盾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2.“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3.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10分钟) 1.学习理解生字。 (1)学生读准词语。 (2)多种形式理解词语意思。 ▲戳:用手指或长条物的顶端捅。 学生做“戳”的动作。 ▲说大话。 学生读句子。 ▲张口结舌:张着嘴巴说
3、不出话来。 哑口无言。 2.学生自读故事。 第三板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16分钟) 学程单:1.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最能表现这个人骄傲、愚蠢、可笑的句子。 (1)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谈感受。 (2)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读这两句话。 生练习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评价。 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再读。 指名反馈表演读。 3.嘲笑讽刺。 4.因为别人问,用他的矛戳他的盾结果会怎么样,他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5.学生各抒己见。 6.
4、学生联系实际交流。 7.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讲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 第四板块:初识古文。(10分钟) 学程单:1.学生读《一课一练》收藏夹中的古文《自相矛盾》。 2.指名读。 3.学生结合刚才读懂的课文对照着学,理解这篇古文意思。 4.齐读古文。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1.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入木
5、三分的奇妙效果。而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家名言等。今天我们要学的第8课——《成语故事》(读题),它里面就出现了三个经典的成语。你知道是哪三个成语吗?其实这里面的三个成语故事就是三则寓言。(板书:寓言) 2.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 (板书:故事、道理) 3.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板书:自相矛盾)(读题)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自相矛盾张口结舌楚国买卖 锐利戳穿夸口 (1)指名读词语。 (
6、2)理解词语意思。 ▲知道“戳”的意思吗?字典上怎么说啊? 伸出手指头,做做“戳”的动作。 那文中写的是用什么戳什么呢? ▲“夸口”什么意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读句子)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呢?能给它换个词代替吗? 2.自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桌再互相读一读,纠正评价。 第三板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 1.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最能表现这个人骄傲、愚蠢、可笑的句子。 出示句子: 我的
7、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1)指名学生读自己找到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觉得他可笑、愚蠢?相机理解“自相矛盾”。 (2)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 3.这楚国人,说话夸大其词,简直比黄婆卖瓜还厉害。这时,有个围观的人是怎么问他的?应用怎样的语气来问? 4.那个楚国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呢? 5.是呀,那个楚国人已经被大家质问得“张口结舌”,已是窘态毕现、狼狈不堪了。 6.现在如果你是卖矛和盾的人,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和盾?怎样
8、才能不自相矛盾了? 7.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和事。 8.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8.是啊!做人要实事求是,不然没人相信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第四板块:初识古文。 1.读《一课一练》收藏夹中的古文《自相矛盾》。 2.指名读。 3.结合我们刚才读懂的课文对照着学,理解这篇古文意思。 4.齐读古文。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