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92462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5
《高职院校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咼职院校咼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仲召红梁涛王海峰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对就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促进了高铁教育的蓬勃发展,大量优秀高铁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焦点,“十三五”规划与“一带一路”大环境下,有利于高铁专业人才培养的稳步推进。以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为主线,在分析高铁教育与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就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师资建设等展开探讨,阐明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并指出高职院校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推动高铁专业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关键词:高铁乘务专业;高铁就业;人
2、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教学研究;作者简介:仲召红(1982—),女,安徽滩溪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收稿日期:2017-07-28基金:2016年度淮北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教研重点项目“'十三五'背景下高职院校高铁乘务专业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6jyxm-03)阶段性研究成果Received:2017-07-28“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高铁事业发展日新月异,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铁就业和高铁教育。当前,我国高铁乘务人员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据统计,近几年高铁乘务人员岗位缺口约为5万多个),为顺应时代发展、填补就业缺口和满
3、足人们对高铁服务质量的要求,优质专业人才的培育任重而道远。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提高铁路客运整体质量的有效保证,加之高铁专业就业率高、前景广阔、收入稳定和招生环境好,使越来越多的院校积极开设高铁乘务这类热门特色专业,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量优秀的服务与管理人才。与此同时,关于高铁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也逐渐起步和日益高涨,但经查阅相关著作和文献资料显示涉及高职院校高铁乘务专业教学方面的较少,有参考性的更少,主要研究内容有高铁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教学有效性探索、课程改革探索等,大多是从专业课程入手展开探讨,有较大的局限性,系统性与全局性不足。相对而言,梁
4、涛、徐友良和出宝春等的研究比较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梁涛认为专业基础课应为专业技能课服务,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1国_徐友良强调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屮要注重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实践教学中要体现“工匠精神”図;田宝春提出要更加重视实习实训教学,结合企业需要构建一套符合学牛上岗要求的教学体系。[3]一、我国高铁人才就业现状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处于迅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吋期,高铁乘务专业人才紧缺。据资料显示,高铁人才在未來10年的缺口为50万人,届时会出现高铁人才供不应求局面,为解决供需失调,广大职业院校和教育机构相继开设了高铁乘务、动车
5、乘务、铁道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和铁道运输等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开设高铁类专业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等。在人才培养屮,该专业就业方向是全国各铁路和轨道交通的相应管理与服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动车、高铁乘务,餐吧乘务,高铁V1P服务,列车员,高铁安检,安保和客运组织等。根据需求也可从事机场、地铁、其他铁路岗位和旅游服务工作。据相关资料,当前全国约需要400万名以上的高铁地铁管理和乘务专业人才,根据我国高铁发展规划,未来10年是培养高铁人才的黄金吋期。事实证明,学校培养的人才已
6、成为当前高铁就业的主力军,相关数据表明80%以上的高铁人才都源于学校培养,另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高铁乘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5%左右,就业满意度较高。由此可见,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形势一片大好,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二.高铁乘务专业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高速铁路的大发展刺激了高铁教育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各大城市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己开设或即将开设高铁乘务专业,为国家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1.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强调高职特色,培养适应高铁、地铁及旅游相关领域的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把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掌握一定的高铁应用与操作、乘
7、务技能、礼仪服务和化妆技巧等。教学冃标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细化和进一步调整。2.主干课程主要为旅游类和高铁专业课程。包括“高铁概论”“乘务英语”“面试技巧”“普通话”“形体训练”“礼仪服务”“高铁乘务员教程”“铁路客运安全知识”“高铁餐吧服务与管理”“旅游概论”等。1.培养模式为更好地培养高铁专业人才,各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和木校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来说,主要有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联合办学和大类培养几种模式,并收到了很好的实效。但是通过十來年的践行,也发现一些不足和隐患问题,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及时改进和开拓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的
8、良性循环,如加强校企紧密与深度合作,追求优势互补最大化,强化细节交流等,大胆突破,探索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多渠道结合的综合培养模式。如杨晓红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