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郁顿挫》PPT课件

《沉郁顿挫》PPT课件

ID:41906684

大小:402.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9-04

《沉郁顿挫》PPT课件_第1页
《沉郁顿挫》PPT课件_第2页
《沉郁顿挫》PPT课件_第3页
《沉郁顿挫》PPT课件_第4页
《沉郁顿挫》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沉郁顿挫》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和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2.初步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并对“沉郁顿挫”的内涵有所了解;3.要求学生能借助注解鉴赏本专题中的诗歌,并体会“沉郁顿挫”风格在诗作中的表现。课时安排《兵车行》2-3课时《旅夜书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客至》各1课时知识专章一.杜甫的生平、思想:自号少陵野老,号称“诗圣”。代表作有组诗“三吏”、“三别”。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二.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2.困居长安时期(

2、三十五至四十四岁)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三.诗歌的艺术风格:沉郁顿挫沉郁顿挫的基调是悲慨。沉郁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所谓沉,主要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主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若隐若见,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从字面看,就是指语音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从结构上看,顿挫表现在起承转合处,它表现

3、为交互为用,或起或伏,有情有景,相间相融。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非常强烈,而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种喷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即这种情感受到理性的节制。这使他变得缓慢,低沉,回环起伏。几欲喷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缓急回环,跌宕起伏。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在本专题的诗歌赏析中体会出“沉郁顿挫”这一风格。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分析法旨在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学习,加深领悟,提高理解能力。教学建议“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已有定论的风格特征,教师在本专题

4、的教学过程中应重点突出这一专题教学目标。建议:1.《兵车行》是杜甫诗歌沉郁风格的典范作品之一,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感悟诗人情感起伏的历程并体会作者满腔郁愤的悲痛之情。在理清诗人的情感历程后,再从本诗句法和用韵的角度分析该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2.对《旅夜书怀》一诗,教师可在指导学生弄清楚本诗情景相生的基础之上重点感悟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3.对《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这首诗歌,师生可以通过分析王昭君这一悲剧形象来体会作者沉而不浮、郁而不薄、欲露不露的深厚浓郁的悲情。4.就《客至》一诗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体会本诗的起承转合来感悟诗人真率质朴的感情。《兵

5、车行》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情感起伏的历程,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教学设想:借助于诗中展现的几个画面(如惨别图,村落荒凉图,鬼哭图)让学生在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的过程中体会蕴藏其中的沉郁情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及对重音、语调、缓急的把握体会顿挫。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2.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它叙了一件什么事?3.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初步感知朗读及分析诗歌,把握作者寓于诗中的情感1、诗人一开篇首先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催人泪下的“惨别图”。在这一个场面描写中,你认为哪些字

6、表现力最强?朗读时应以怎样的语气读?请大家谈谈自己的体会。(点拨: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尾一句,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如“辚辚”“萧萧”“走”“不见”“干”应重读,表现出惨别)2、通过朗读,体会在这幅图中的人物的情感是怎样的?3、从开头的“惨别图”我们听到了响彻云霄的哭声。那么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点行频,武皇开边意未已。无疑"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4、“点行频”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是通过诗中哪几句表现的呢?请同学就感触最深的诗句进行赏析。从中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点拨: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

7、气。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5、诗歌的结尾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根据诗句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到这里作者表达出怎样的情感。应以何种语调朗读?(点拨: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作者就是从几个别具特色的场面叙述了一出“开边”悲剧,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一唱三咏的表达方式流于笔端。问题探讨诗中塑造的“道旁过者”和“

8、行人”这两个形象有何作用?艺术特点1.寓情于叙事之中.2.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响应。3.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