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弹力 力的测量》(北师大)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弹力 力的测量》(北师大)

ID:41452989

大小:171.9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5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弹力 力的测量》(北师大)_第1页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弹力 力的测量》(北师大)_第2页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弹力 力的测量》(北师大)_第3页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弹力 力的测量》(北师大)_第4页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弹力 力的测量》(北师大)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递-接受”式教学【教学设计】《弹力 力的测量》(北师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弹力力的测量》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学会测量力的大小。”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力”的知识储备,知道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力的产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也较好,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也是随处可见,因此教学中可以很自然地激发出学生热爱物理、探索物理的情感。“弹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弹力”又是一种较“复杂”的力(如弹力三要素的分析、胡克定律的应用等),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教材从初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学生“了解”,而将重点放在弹簧测力计的认识和使用上。这种编排方式充分体现

2、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课标理念。  本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以及爱护仪器和做事有条理、善始善终的良好品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条件;(2)理解弹力的方向和影响因素;(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2.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区分弹性和塑性;(2)了通过经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

3、度和价值观:(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的科学原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3)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弹力产生的条件;(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课前准备图片、弹簧、直尺、弹簧测力计、拉力器、气球、铁架台、相同质量的钩码若干只、微小形变演示仪、橡皮泥、乒乓球、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弹力的定义观看图片,用力分别压弹簧、拉橡皮筋、挤压橡皮泥、捏面团;松手后,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1)撑杆跳高运动员比普通

4、跳高运动员跳得高,撑杆跳高运动员借助了什么力呢?(2)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这个过程中力是怎样产生的?(3)蹦极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呢?(4)拉开的弓箭把箭射出去,什么力使箭由静止到运动呢? 一、弹力    活动一:探究物体的形变(1)活动要求:用手对橡皮筋、弹簧、气球、橡皮泥施加力的作用,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体会一下手有什么感觉?(2)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和自身的感受。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1)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撤去拉力,弹簧恢复原来长度。 (2)粗导线用力掰弯,撤去力不恢复原状。 (3)用力使直尺弯曲,

5、撤去力后恢复原状。 归纳总结: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如:橡皮筋、气球、海绵、弹簧、钢锯条、格尺、橡皮擦、皮肤等。  2.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如:橡皮泥、粗导线等。[学生实验1]将直尺一端固定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压弯(几次尺弯的程度不一样),手的感觉如何?  归纳总结:尺子形变后对手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形变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2)物体互相接触。  [学生实验2]用手指按压桌

6、面,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的作用(即压力),同时,桌面对手也有力的作用(即支持力)。这时同学们能否看到桌面发生形变呢?是不是这个时候桌面没有发生形变呢? 问题拓展:用手挤压玻璃瓶,玻璃瓶发生形变吗? 讨论与交流:坚硬的物体在很小的力的作用下也会发生形变吗?如用力压讲台桌或用力跺脚、用力压玻璃瓶等,讲台桌或地板、玻璃瓶发生形变了吗?又属于什么类型的形变? 【学生猜想】没有,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观察不出来。我们怎样来体现微小的形变量?【学生体验】如图所示,用手挤压扁平瓶子同一载面的不同部位,以细线标记处为基准点,发现细管中的液面上升或下降,通过

7、观察液面的升降可以判断瓶子发生形变。请几个学生上台体验表演,激发学生的积极心、信心,进一步体会自然科学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点评:学生体会和感受其中“放大方法”的精妙之处。   总结: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只不过一些物体比较坚硬,虽发生形变,但形变量很小,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思考:(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2)弹力的方向又是指向什么方向?(3)弹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提出问题书放在桌面上,书发生形变吗?为什么?压力怎么来的?桌子形变了吗?为什么?支持力怎么来的?桌子发生了形变,要恢复原状,要向上恢复,所以向上产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