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死场》看萧红对女性生存困境的表现与思考【开题报告】

从《生死场》看萧红对女性生存困境的表现与思考【开题报告】

ID:412472

大小:4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7-30

从《生死场》看萧红对女性生存困境的表现与思考【开题报告】_第1页
从《生死场》看萧红对女性生存困境的表现与思考【开题报告】_第2页
从《生死场》看萧红对女性生存困境的表现与思考【开题报告】_第3页
从《生死场》看萧红对女性生存困境的表现与思考【开题报告】_第4页
从《生死场》看萧红对女性生存困境的表现与思考【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生死场》看萧红对女性生存困境的表现与思考【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从《生死场》看萧红对女性生存困境的表现与思考专业班级:汉语言071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生死场》是萧红的第一篇杰作,也是萧红的成名之作。在鲁迅先生的鼎力相助下,几经周折,于1935年12月,以“奴隶丛书”之三的形式紧随叶紫的《丰收》面世于上海,从而“给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和惊动,因为是那么雄厚和坚定,是血淋淋的现实缩影”,使年轻的萧红以一个女作家的身份成功地跻身于上海文坛,并从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席之地。《生死场》正是萧红经历种种困苦后凭借其敏感的心智和热切的才情写成的一部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

2、。《生死场》讲述的是“九一八”前后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的乡民“生”与“死”的故事。全书共17章,近8万字。小说背景是在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之间,前9章主要写东北农村大地上农民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描绘出他们如动物一样在自然状态下毫无意义的生和死,其中女性生活和命运的描写占据了很大篇幅。小说从第10章起,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后日寇铁蹄踏入东北,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农民觉醒起来组织抗日斗争。《生死场》是对于当时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一部作品。多年以来,关于文本的解读和阐释,一直众说纷纭,言说不尽。最初“抗日文学”说一直是权威阐释,而其它重要内涵却被忽视了。鲁迅注重了《生死场》和

3、当下时局的对应关系,从而突出了《生死场》的抗日内容。当时鲁迅还没有把民族国家的字眼赋予作品,而在胡风为《生死场》写的后记里,他把民族国家的字眼赋予了作品,他以抗日精神和中国农民正在觉醒的爱国意识来读解。自20世纪807年代起,国内外批评者运用新的理论重新对小说进行阐释,逐渐发现了过去被遮蔽的重要内涵,并阐发出新的意义,然而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顾此失失彼的现象,尤其是许多研究者盲视了《生死场》中对女性生活内容的描写。直到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孟悦、戴锦华的研究现代女性文学的专著《浮出历史地表》和刘禾的《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才从女性主义角度开始把眼光投注到文本中女性生

4、活的描写内容,开始思考这些内容所产生的意义。《生死场》不仅在中国文学论坛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吸引了众多外国学者对这部作品的关注与研究。美国学者葛浩文在《萧红评传》里写到:“萧红这段苦难日子的问题,近几年来引起了很激烈的争论,原先的小谜至今成为大谜。”他认为“贯穿《生死场》全书的唯一最有力的主题就是“生”与“死”的相走相亲,相生相克的哲学。”葛浩文的这句话有力地指出了《生死场》所蕴含的哲学意蕴。“生’与‘死’相走相亲,相生相克的哲学,意思就是说农民生活的悲剧在于生命的无意义、无价值,生与死的盲目轮回,作者无疑承认了《生死场》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尽管《生死场》中作品的主题

5、得到学者们的不断研究,但是女性悲惨命运的原因及其表现意义并没有得到具体地、全面地、系统地阐释。因此学者们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番专题性的研究和论述,让读者对《生死场》中的女性命运有一个更具体地、全面地、深入地认识,从而感受主体意识沦丧后生命无价值的人生悲剧,进而更加了解她们的生存困境。这样《生死场》的主题的探讨将会更上一层楼,而且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探讨势必成为主流,对于萧红在小说中苦心经营的一个女性的生与死的世界,将会让读者去思索作品中女人是怎样活着的,以及作品如何去诉说女性在饱受心灵煎熬时无以言状的痛苦和女性在遭受肉体磨难时发出的遏制不住的哀号。作品揭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女

6、性不仅身体上是痛苦的,精神上更得不到解放,她们蚊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思索是个永无止境的话题,而这种困境又是当时普通中国人的生存缩影,同时也是顺应了从女性主义视角研究《生死场》的潮流。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生死场》主要是一部体现女性的生存困境的作品。对这部作品有深度7影响力的是孟悦、戴锦华的研究现代女性文学的专著《浮出历史地表》。她们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生死场》作出评价,试图从女性的身体体验去看待生与死的意义,她们使我们开始把眼光投注到文本中女性生活的描写内容,开始思考这些内容所产生的意义,而这一点恰恰是多年以来《生死场》研

7、究中一直被忽略的。在《浮出历史地表》中,孟悦和戴锦华强调萧红的女性身份成就了《生死场》的深刻和尖锐。首先,作者认为,《生死场》是“一个边缘女性写作的边缘作品”。认为《生死场》以萧红女性的眼睛透视乡土社会,描摹乡村女性的无谓的“生殖”与“死亡”“更能体现乡土社会群体生命目的的匮乏。”“女性的群体经验将重新说明整个人类曾以什么方式生存并正在如何生存。”9O年代初刘禾从女性主义角度重返《生死场》,对小说重新解读,取得了较大进展。最后刘禾得出结论“萧红在这里苦心经营了一个女人的叙事,它向读者展示女人是怎么活的;她与周围的世界怎样发生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