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感悟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感悟

ID:41143819

大小: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7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感悟_第1页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感悟_第2页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感悟_第3页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感悟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感悟梁晓蓉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面对古今中外优秀作品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中学生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熟,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有了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接触面更加广泛,求知欲强烈,

2、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这时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正是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当代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期,学生经历着空前的观念撞击和文化震荡,艺术的含义更加宽泛,多元观念使学生不知所措。莎士比亚曾道:人们齐心赞赏新玩具,不理会他们是用旧物捏成,宁愿歌颂镀金的劣货,不愿欣赏盖了灰的金泊。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美术欣赏没有固定方法,我

3、们可以触类而旁通,通过引进与美术作品有联系的事物或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以达到欣赏的目的。不仅能提高同学们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而且也便于他们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例如首先选择典型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学生同时受到教育和启迪。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作品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个非常年

4、轻,神的张弛,往复,伴随着极度的审美愉悦,呈现为精神上的创造,自由和超越。他在表现时特别注重强调和对比,把眼睛以上从眉弓推向前额,突出入类精神生活最主要的领域,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脑上帽子的边缘,好象她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得颔都在一块粗大得石头上,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我们应该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觉到这种美的力量。一个朦胧中的少女有着自己的梦想,这与中学生多梦的性格是如此的接近,心灵的沟通和激发,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自觉的接受了罗丹的高尚艺术品格,尽管也许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但这种教

5、育的深刻性是难以磨灭的。艺术是相通的,音乐与美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对人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而美术欣赏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充满感情色彩的欣赏过程,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认知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形象的典范之作为例来进行欣赏和分析。首先,同学们讨论,应该给这幅画取一个什么画名,才能使这一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经过思考,大部分同学们都给这幅画取了画名《老农》,,很想知道原画的名称,因而产生了心理上的期待。接下来采用多媒体的手段,以琵琶演奏的民歌《父老乡亲》为背景音乐,在饱含深情的乐曲声中,加上解说词,渲染气氛。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

6、式,借超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位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引导学生从画中的老农形象想到中国的农民阶层,由农民再想到养育中华儿女的"父亲",进而想到祖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命运。在这一情感的体验过程中,同学们深切的体会到为什么这幅画要取名为《父亲》才更有艺术感染力。同学们加深了对美术形象的认识和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了解美术语言的含义,还要掌握一些分析的方法,以便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地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鉴赏美术作品我们可以从作品美术语言的角度、传记的角度、历史研究

7、的角度、美术史的角度、文化的角度、结合各种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丰富教学内容、方法,勇于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我们的课堂将更灵活、更富创造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