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呼吸作用(I)

植物的呼吸作用(I)

ID:40593111

大小:1.19 M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8-04

植物的呼吸作用(I)_第1页
植物的呼吸作用(I)_第2页
植物的呼吸作用(I)_第3页
植物的呼吸作用(I)_第4页
植物的呼吸作用(I)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的呼吸作用(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二、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三、呼吸作用与农业。•呼吸作用的概念及生理意义•植物的呼吸代谢途径•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贮存和利用•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一、呼吸作用的概念概念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有生活细胞利用分子氧(O2),将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氧呼C6H12O6+6O2酶6CO2+6H2O△G°′=-2870kJ·mol-1吸(△G°′是指pH为7时标准自由能的变化)生活

2、细胞在无氧条件下,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类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型无氧酒精发酵:高等植物呼C6H12O6酶2C2H5OH+2CO2△G°′=-226kJ·mol-1吸乳酸发酵:动物及马铃薯、甜菜块根玉米胚和青贮饲料C6H12O6酶2CH3CHOHCOOH△G°′=-197kJ·mol-1•有氧呼吸特点:a有O2的参与b彻底分解有机物质c释放大量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和NADH(NADOH)分子中,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放出,维持植物体温。d分解产物为CO2和H2Ol无氧呼吸的特点:a无O2的参

3、与b不能彻底的分解有机物质c只释放少量能量d分解产物为酒精、CO2或乳酸高等植物的呼吸类型主要是有氧呼吸,但仍保留着无氧呼吸的能力。二、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1.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Ø呼吸氧化有机物,将其中的化学能以ATP形式贮存起来。当ATP分解时,释放能量以满足各种生理过程的需要。Ø呼吸放热可提高植物体温,有利种子萌发、开花传粉受精等。2.中间产物是合成植物体内重要有机物质的原料Ø呼吸产生许多中间产物,其中有些十分活跃,是进一步合成其他有机物的物质基础。3.在植物抗病免疫方面有着重要作用Ø呼吸作用氧化分解

4、病原微生物分泌的毒素,以消除其毒害。Ø植物受伤或受到病菌侵染时,通过旺盛的呼吸,促进伤口愈合,加速木质化或栓质化,以减少病菌的侵染。图8-1呼吸作用的主要功能示意图三呼吸作用的场所1.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也是细胞的能量供应中心。2.线粒体的形态:线状、棒状、粒状3.线粒体的结构:外膜、内膜和线粒体基质2.线粒体mitochondria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器,呈球状、棒状或细丝状等,一般直径为0.5~1.0μm,长2μm左右,不同种类细胞中线粒体数目相差很大,一般为100~3

5、000个。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细胞中的线粒体既可随细胞质的运动而运动,也可自主运动移向需要能量的部位。•线粒体的结构四部分组成1)外膜厚度为5~7nm,磷脂较多,通透性相对大,有利于内外物质交流;2)内膜厚度也为5~7nm,为高蛋白质膜,功能较复杂,通透性小,呼吸电子传递链排列在其上。嵴内膜向中心内陷,形成片状或管状的皱褶,被称为嵴,ATP酶复合体内膜的内侧表面的许多小而带柄的颗粒,合成ATP的场所。丙酮酸转运器位于线粒体内膜,促进丙酮酸和线粒体基质中OH-进行电中性交换,使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

6、。3)膜间空间或膜间隙(intermembranespace)内膜与外膜之间的空隙,约为8nm,内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和辅助因子。4)基质(matrix)内膜的内侧空间充满着透明的胶体状的基质。基质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可溶性蛋白质,包含许多酶类,少量DNA,以及自我繁殖所需的基本组分(包括RNA、DNA聚合酶、RNA聚合酶、核糖体等)。Ø高等植物中存在着多条呼吸代谢的生化途径,这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多变环境条件适应的体现,以糖酵解为主,一、糖酵解1940年得到阐明。为纪念在研究这一途径的三位生化学家:G.E

7、mbden,O.Meyerhof和J.K.Parnas,把糖酵解途径简称EMP途径(EMPpathway)图5-2植物体内主要呼吸代谢途径相互关系示意图•糖酵解:是指淀粉、蔗糖、葡萄糖或其它六碳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亦称EMP途径,在细胞质中进行。•糖酵解途径:ATPADP淀粉G1PDHAPG6PF6PFBP蔗糖葡萄糖PGAldATPADPNAD++NADH+HATPADPATPADP丙酮酸PEP2PGPGADPGA总反应式为:++C6H12O6+2NAD+2ADP+2Pi2丙酮酸+2ATP+2

8、NADH+H+2H2O(一)糖酵解的化学历程定义己糖在细胞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1.己糖的活化(1~9)己糖在己糖激酶作用下,消耗两个ATP逐步转化成果糖-1,6-二磷酸(F1,6BP)2.己糖裂解(10~11)F1,6BP在醛缩酶作用下形成甘油醛-3-磷化学酸和磷酸二羟丙酮,后者在异构酶作用下可变为甘油醛-3-磷酸。历程3.丙糖氧化(12~16)甘油醛-3-磷酸氧化脱氢形成磷酸甘油酸,产生1个N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