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82893
大小:27.4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30
《【教学设计】《柳永词两首》(语文人教必修4)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合肥市第二十八中学阮惠慧教材分析:本课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写词的文人,他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词人,他是婉约词派的创始人。《望海潮》和《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品,通过本课的学习,需感受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2、在诵读中明确景物描写的意境和思想情感;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过程与方法目标】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2、点拨引导学生初步掌握
2、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深入探究,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悟词的意境,体味其中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与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学习目标:教学课时:二课时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到网上或图书馆搜集柳永的相关资料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
3、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设计意图】从词的相关知识导入,让学生对宋词做回顾的知识,进而走进作者,走进柳婉约词派的创始人-柳永。二、知
4、人论世1、柳永 (约980--约1053年)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 。2、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被誉为“才子诗人”,代表作《望海潮》《雨霖铃》。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3、柳永词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4、知其人:第一次赴
5、京赶考落榜。第二次又落榜。柳永写了首牢骚极盛的《鹤冲天》。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补充:“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他并不满足于登进士第,而是把状元作为目标。落榜只是“偶然”,“见遗”只是“暂”,由此可见柳永狂傲自负的性格。“明代遗贤”是讽刺仁宗朝号称清明盛世,却不能“野无遗贤”。“风云际会”,施展抱负是封建时代士子的奋斗目标,既然“未遂风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争不恣狂荡”,表
6、示要无拘无束地过那种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齿的流连坊曲的狂荡生活。“偎红倚翠”、“浅斟低唱”,是对“狂荡”的具体说明。柳永这样写,是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表示抗争的一种方式。科举落第,使他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写到最后,柳永得出结论:“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谓青春短暂,怎忍虚掷,为“浮名”而牺牲赏心乐事。所以,只要快乐就行,“浮名”算不了什么。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也带来了他人生路上一大波折。据传说,柳永善作俗词,而宋仁宗颇好雅词。有一次,宋仁宗临轩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他。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
7、词柳三变”而长期地流连于坊曲之间、花柳丛中寻找生活的方向、精神的寄托。这进士科考落第后的一纸“牢骚言”,在宋元时代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反响。它正面鼓吹文人士者与统治者分离,而与歌妓等下层人民接近,有一定的思想进步性。【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回顾了解柳永的人生经历,掌握他的人生转折和性格,为问题式阅读打下理论基础。三、背景介绍:据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