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下)※新时期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下)※新时期

ID:40010891

大小:72.0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7-17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下)※新时期_第1页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下)※新时期_第2页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下)※新时期_第3页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下)※新时期_第4页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下)※新时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下)※新时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新时期社会文化背景第一节改革开放与现代主义的冲击一、第四次文代会第四次文代会于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这次大会,邓小平对大会作了《祝词》,重新确立了“发扬文艺民主”“创作方法多样化”等文艺政策。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要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作任务;在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二、“两为”方向  第四次文代会闭幕不久,1980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代表中共中央

2、正式宣布:今后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发展方向,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并且确定“两为”方向是“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根本目的”,“不仅能更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规律”。三、“三只报春的燕子”  指的是最早展露新时期文艺复苏迹象的三篇作品: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四、现代主义的冲击  80年代初,西方现代的许多哲学思潮不断被引进,像“实用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均被一些文艺批评者所接受。与此同

3、时,尼采、萨特、布莱西特、海明威、塞林格、卡夫卡、福克纳、乔伊斯、马尔克斯、川端康成、昆德拉等外国作家作品纷至沓来,不仅拓展了中国作家的艺术视野,而且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文学创作领域先后出现了“朦胧诗”、“意识流小说”、“探索戏剧”等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作品。随后,“黑色幽默”、“意象诗”、“荒诞戏剧”、“元小说”、“新新闻体”、“表现主义”等各类艺术表现手法,都陆续进入新时期文学,打破了创作方法单一的旧格局,创造了多样的艺术审美形态。第二章 诗歌第一节 概述一、“归来的诗人”“归来的诗人”主要指由于政治及其相关的原因,50年代中期以来被

4、迫完全终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开发表作品,到70年代末期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具体包括:  ①在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中受到牵连的诗人,如绿原、牛汉、曾卓、罗洛等;“七月诗群”  ②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的诗人,其中既有在三四十年代成名的艾青、穆旦、唐祈、唐湜等,也有在50年代初露头角的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昌耀等;“九叶诗群”  ③在五六十年代褊狭的艺术观念支配下从诗坛上自觉消失的诗人,如辛笛、郑敏等。二、“崛起的一代”  “崛起的一代”主要指70年代末期以后涌现的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诗人。具

5、体包括:  1.延续五六十年代诗歌主流“传统”的诗人,如雷抒雁、张学梦、叶延滨、杨牧等;  2.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如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  3.80年代以后出现的更年轻的诗人,如海子、骆一禾、西川等。三、本时期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78年到1980年,为历经劫难的诗人“归来”和延续“传统”的青年诗人“歌唱”的阶段;  ②第二阶段1980年到1986年,这是具有叛逆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诗人,即朦胧诗人崛起并得到认可的阶段;③第三阶段1986年到1989年,一批更年轻的诗人以民间群落形式突破朦胧

6、诗,寻求更加自我的诗歌精神的阶段,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90年代诗歌的主力。第二节 朦胧诗及其有关诗人※重点诗句一、朦胧诗  是新时期重要的诗歌创作潮流,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得名;代表性诗人和作品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黄翔《野兽》、食指《相信未来》等;曾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侧重表达对“文革”政治神话的抗争和反思,对自身价值的追问与探求,对自由理想的追寻;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风貌。二、朦胧诗独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朦胧诗的内容特征:  ①从人道主

7、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  ②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  ③重建了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歌中的那种价值与信念。  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  ①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②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

8、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③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