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978428
大小:115.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6
《吕坤两封家书训子应知耻善择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吕坤两封家书训子应知耻善择交//做人要“知耻”//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吕坤自幼聪颖,六岁入学启蒙,十五岁作《夜气铭》《招良心诗》,二十五岁考秀才第一,二十六岁中举,三十九岁中进士,步入仕途。从政后,他忧国爱民,刚正不阿,为政清廉,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之一。吕坤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呻吟语》《去伪斋文集》《实政录》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刑法、军事、水利、教育、医学等各方面,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在家教领域,吕坤也很有建树。他曾经给儿子写了一篇言语朴实、内涵深刻的短文,名叫《知耻说示儿》,告诫儿
2、子要知耻。吕坤对什么是“耻”,有自己一番独特的理解。他在这篇短文中所针对的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种炫富现象:“凡人家子弟,宫室车马,衣服饮食,僮仆器用,事事要整齐华丽,丰美充足。”明万历年间,奢靡之风比较普遍,有人觉得在物质方面稍不及人,就“愧耻”得不行,认为低人一等。对这种所谓的“耻”,吕坤说是典型的“俗心肠、低见识”。于是,吕坤告诫儿子说:“你看那老成君子,宫室不如人,车马不如人,衣服饮食不如人,仆僮器用不如人,他却学问强似人,才识强似人,存心制行强似人,功业文章强似人。较量起来,那个该愧耻!”衡量一个人、一
3、个家庭或家族的标准不是物质享受,人要“攀比”的也并不是衣着美食、随从扈佣,而应是学问、才识、心气和文章。在吕坤看来,这些方面不如人,才是真正应该羞愧的。吕坤期望子孙能成为“老成君子”,既要温柔敦厚,又要老成持重。吕坤小时候的家境虽然不愁温饱,但也难说十分优越。成年后吕坤回想起幼小时所受的庭训,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父亲告诫他要多读书,增长学识。回顾吕坤的经历,他确实做到了按照自己认定的标准行事,不为时人所谓的庸俗共见所左右。//处事要先“择友”//吕坤还指出一个有益于培养健康观念的方法,就是善择友。他用与《知耻说示
4、儿》同样的笔调和文风,撰写了《择交说示儿》,文中说道:“凡亲朋聚集,戏谑欢呼,把臂拍肩,蹑足附耳,只是要殷勤亲热,比党阿狥,才号同心知己;稍不稠秾,便说淡薄。”他认为这种有目的、过度亲密的表现,都是“世俗态、儿女情”。相反,那些由正道所交、言语端庄且不私下议论人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益友。他告诫儿子说:“你看那有道交游,德业劝你成就,过失责你改图。或说往古圣贤,或论世间道理,不出淫狎言语,不讦他人短长,不约无益闲游,不干诡随邪事。较量起来,那个是好友!”吕坤对自己朋友的选择就非常慎重,认定可交的朋友之后,也真心相对,
5、坦诚相待,求同存异。他有位为人耿直、学问也好的朋友邹元标。此人是明代大学者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在学术观点上,跟吕坤这位学术多出于自得、不太靠近当时各路学派的士大夫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两人切磋学问,互相质疑辩难。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两人经常立场一致,敢于对扰乱社会秩序的各种现象提出批评,甚至不顾自身安危,仗义执言。因此吕坤在历史上留下了“天下第一不受请托”之人的名声,邹元标则不惧奸邪,勇受廷杖之苦。从《明史》来看,吕坤、邹元标二人言行清正,是为当时人所公认而标榜于史册的。在教育子女方面,吕坤虽事务繁忙,但一直亲力亲
6、为,从来不肯放松。他曾接着父亲吕得胜的《小儿语》,编写了《续小儿语》和《演小儿语》等童蒙书。这些书在编成刊刻之后,流传非常广泛,成为很多家庭用来教育子孙的方便读本。说它们方便,是因为吕坤将深刻的道理和他对人生追求目标的理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出来,有利于孩童传唱记诵。例如《续小儿语》里说“蝙蝠翅儿,一般有风”,吕坤解释说蝙蝠翅是扇子名称,一文钱一把。扇子里也有贵的,要三五两银子,但用来扇风,效果却是一样的。这是用儿歌教育孩童,效果比形式重要,追求奢华就会遮蔽对实用性的理解。吕坤还说“耳目受用一千,身子受用一百
7、。倒头身子饥寒,耳目顾你不得”。这仍然是说不要追求花哨的外在形式,不必攀比那些无用的东西,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脚踏实地,务实于读书、学问和文章等关乎人生事业根本的东西。//应知耻善择交//吕坤的儿子吕知畏,在恪守家规上尽职尽责,他接续祖父和父亲的志业,为吕坤在世时已经出版的《呻吟语》做了精编本《呻吟语摘》,成为明、清两朝重要的立身读本。清初著名学者陆陇其、清前中期重要地方大员陈宏谋,以及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等,都非常重视这本书,不仅自己读,还将之缩编、改写,留下笔记,供自己的子孙读。应该说,吕坤一门忠
8、义,对后代自我认识和认识他人这两方面的教育,值得我们借鉴。《礼记·中庸》中说:“知耻近乎勇”,意指知道羞耻就近于勇敢了,勇于改过是君子的品格。《论语·子路》也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意指知道羞耻许多事就不会去做,无论身在何方都会不辱国家托付的使命,这才是士。不过在日常生活当中判断什么是“耻”并不容易,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事也不罕见。比如奢靡攀比之风自古有之,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