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反应堆菌种

秸秆反应堆菌种

ID:39502691

大小:19.6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4

秸秆反应堆菌种_第1页
秸秆反应堆菌种_第2页
秸秆反应堆菌种_第3页
秸秆反应堆菌种_第4页
资源描述:

《秸秆反应堆菌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秆反应堆菌种技术背景: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保护地反季节栽培更是发展迅速。保护地栽培虽然解决了冬季蔬菜的供应难题,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收到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作为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化的工厂化农业生产方式,也极大地改变了土地原有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盐渍化;2、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板结;3、土壤微生物区系严重恶化,有益菌群急剧减少,疫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严重发生。  此外,在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地温低和CO2亏缺等也是困扰蔬菜反季节栽培的重大难题。

2、在大棚越冬茬或早春茬栽培中,地温比气温更重要。但往往保护地内地温与气温升高不协调,在春季往往气温已达到生育适温,而地温偏低,影响了根系生长和对养分、水分的吸收,进而使植株生长缓慢,产量降低。CO2是作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原料之一,但CO2亏缺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实验表明,中午前后CO2浓度往往低至150~200PPM,甚至接近CO2补偿点,因而光合速率降低,导致减产。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多家农业科研院所提出了关于土壤改良和土传病害治理方面的基本思路——利用秸秆发酵技术改善大棚种植环境。据此,华远丰农(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改进

3、和完善自主研发的农业有益微生物制剂的基础上,通过施用农作物秸秆和利用特定有机物质,实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的彻底好转,开发出秸秆反应堆专用微生物制剂。  秸秆反应堆菌种技术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大量剩余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控制设施农业土传病害的传播,减少农药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生产出有机、绿色农产品,同时能使设施蔬菜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状得到改善。本技术所利用的玉米等作物秸秆可快速转化为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二氧化碳、有机和无机养料,达到改良土壤、防治根病、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光合效率的目的,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早熟的蔬菜产品,对我国的设施

4、蔬菜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原理、意义:  1秸秆反应堆菌种的原理  秸秆反应堆菌种技术是依据有机物质的微生物代谢原理,即采用微生物菌种将秸秆转化成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同时产生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热量、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微生物及其分泌物改善了作物的生长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抑制土传病虫害的发生,进而获得高产、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  2秸秆反应堆菌种的意义  秸秆反应堆菌种的意义综合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增加棚室内CO2浓度,进而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据科学测定,大气中的CO2浓度不足350PPM。而试验结

5、果表明:若将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增至1000PPM时,黄瓜可增产42%,芹菜增产50%,蕃茄可增产35%,其他各种蔬菜也同样可增产14~45%左右。因此,在科学生产上必须设法增加大棚内的CO2浓度,从而满足蔬菜等作物光合作用所需。本项技术能直接提高CO2浓度5倍左右,缓解了“植物的CO2光合饥饿现象”。  2.2协调温室气温、地温比例,早播早收,提前上市。目前,温室内地温和气温不成比例,造成植物的根冠比失调,制约作物产量的提高。本项技术能提高20CM地温4~6℃,棚内气温增加2~3℃,从而有效地缓和了地温与气温不协调的矛盾。不但能提前7~10天播种或定

6、植,还能使蔬果提前10~20天上市,大大提高了保护地栽培的收益。  2.3消化秸秆,改良土壤,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有害物质的积累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劣化。秸秆反应堆菌种技术利用微生物发酵秸秆生产生物有机肥料,不但消化了秸秆,还消除了土壤中常年积累的有害物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  2.4生物防治,生产无公害产品。保护地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通风不良、湿度过大、温差过大、叶面结露,线虫泛滥等原因导致的病害比较严重,单纯使用化学农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秸秆生物发酵沟可以持续地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这些有益

7、微生物能有效抵抗、抑制致病菌,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生产无公害产品的目的。建造方式:  1内置式生物发酵沟  内置式应用秸秆反应堆菌种可以有效提高地温,调节地温气温比,是解决越冬温室的温度障碍的合理化方案。  1.1操作规程:  1.1.1开沟:在大棚内横向开沟,沟宽60CM,深40CM,沟与沟的中心距离为120CM(详细见示意图)。  1.1.2铺秆:在开好的沟内铺满秸秆(干秸秆),厚度约为40CM,将秸秆在沟的两端各出槽10~15CM,以便于灌水。每亩大棚所用秸秆量约为4000KG。  1.1.3撒菌:秸秆铺好后,应按照秸秆总量干基的2‰的用量撒入专

8、用微生物菌剂,同时按照3~5‰的用量撒入尿素(或者用9~15%的农家肥代替),以加速秸秆的腐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