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466621
大小:321.7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7-04
《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一、内阁和司礼监共理朝政格局的形成A.形成洪武年间,明太祖废丞相后,出于专政但不能专政矛盾的需要,设置殿阁大学士。殿阁学士则均出自翰林,开后代翰林不得入内阁的先河,将此作为内阁的发端。明代内阁正式设立,始于永乐年间,但是内阁作为一代制度的基本形成,是在永乐到宣德年间。内阁制度基本内容:参与机务;下设僚属;掌票拟权。明制度规定:外廷臣僚的章疏经通政司呈皇帝阅览后发到文渊阁,由阁臣以皇帝名义写出批答草稿,用小票墨书贴于奏稿,再进呈皇帝,即票拟。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票拟始于宣德,尚未专属于内阁
2、,票拟权专属内阁始于正统初年,它标志着内阁制的最终形成,在内阁权力渐扩大,体制渐完备的同时,宦官机构尤以司礼监权力也在膨胀,本来明初朱元璋曾专门下令宦官不能干政,但最终他自己却违背,明规定宦官不能读书写字。洪武末年,建成了庞大的宦官机构。建文时对宦官约束严格,引起他们的不安。朱棣上台后,对宦官加以进用,设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掌权,其权力增大。宣德时,曾属宦官衙门的司礼监地位开始加强,当时宣宗特设“内书堂”,命翰林官教小宦官识字。内书堂长官司礼监,任务是为24衙门提供文化人,由于宦官掌握了知识,他们就有了干政、专权的文化基础。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
3、会内阁票拟的制度化,司礼监秉笔太监“批红”制度应运而生。票拟出现以后,理论上,阁票应由皇帝亲自处理,实际从宣德后,皇帝已不能做到这一点。宣宗时,皇帝只象征性的批阅几本,其余的由司礼监负责。如此以来,司礼监掌握了大部分政治权力,正统后更是如此。由此可见,内阁以票拟权向皇帝表达决策的建议,司礼监从制度上获准代表皇帝签批阁票,即他和皇帝一样拥有决策权。可以说,票拟制的形成,而宦官的批红也因此产生,自此宦官与阁臣共理朝政的格局形成。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B.变化正统后,内阁制的最大变化是首辅的出现。永乐到景泰年间,阁臣排名有先后。天顺年间,首辅出现。内阁
4、是辅政集体,其成员间权力地位本无高低,首辅出现后,阁臣间权力地位出现很大差异,首辅掌专决权。随内阁体制渐严密,阁权也日渐扩大。洪熙宣德时,阁权开始超过六部权力,正统景泰后,阁权全面超越部权。嘉靖中叶至万历初年,阁权已全面压制部权(张居正将阁权发展到登峰造极地步)。首辅此时已如从前的丞相,但毕竟不是丞相(首辅有建言权,无决策权行政权)与阁权扩张相对应的是正统后,司礼监自身权力和结构也进一步高涨和严密。司礼监把宦官各衙门主要权力逐渐集于自己手中。在组织形式上,司礼监已形成一个以掌印太监、秉笔太监为首脑的内阁,正统后的司礼监实际是内廷的内阁,司礼监掌印太监
5、形成为和内阁首辅对柄机要的内相。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C.影响积极性:内阁与司礼监共理朝政格局形成后,由于内阁和司礼监来自两个不同系统,因而能保证明中枢机构政务处理的必要前提是双方的互相合作,明除几个特殊时期,内阁和司礼监合作都是好的,明中枢系统的决策是程序化和正常的,不然我们就很难解释明中叶后在皇帝不批阅章奏,又很少见大臣的情况下,明中枢系统政务何以能正常处理。消极性:在共理朝政格局形成之初,其体制内已包含能导致其自身功能破坏的契机,即在双方不能互相合作,权力失衡时,明中枢系统出现混乱,并进而造成政治危机。由于制度上的
6、原因,即票拟不得不取决于批红所导致的内阁和司礼监在地位上的政治差异,此权力失衡表现为司礼监势压内阁的局面。这样,使明中枢系统的权力组合机制遭到破坏。国家政治生活经常处于危机状态和内外廷对立的政治危机中,而且不断引起政府上层重要人士变动和朝廷政治权力的重新组合及不断的自身集团利益而导致的重大决策失误。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二、宦官专权正统年间,王振专权成化年间,汪直专权正德年间,刘瑾专权天启年间,魏忠贤专权明在东厂设特务机构西厂,主在两京地区(北、南京)侦查异情。成化年间,西厂势力居东厂之上。刘瑾干政时,设“内行厂”,权势
7、居东西厂之上。东西厂人员也在“内行厂”征集范围内。刘瑾失败后,“内行厂”取消。三、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明英宗、王振、于谦、夺门之变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四、土地高度集中和农民起义1.土地兼并的加剧(1)特点皇帝带头兼并土地,设立“皇庄”,归皇帝所有,由太监经营,收入全归宫廷消费。“皇庄”除皇帝庄田外,包括后宫、东宫庄田和未就藩亲王庄田。明代“皇庄”开始于洪熙年间,弘治时,“皇庄”到达高峰。(2)赋税明初赋税主要是征收米麦,原永不起科的新垦土地到景泰年间全部征税。金花银加派三饷(辽饷、剿饷、练饷)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明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8、2.农民起义明中叶,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主要的有三次:正统12—13年间,叶宗留、邓茂七领导的矿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