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301440
大小:840.81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6-29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及宋明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讲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及宋明理学一、汉代的思想大一统1.背景(1)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汉初“无为”思想已不能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土地兼并、边境不宁、王国问题困扰着西汉统治者,西汉需要一种新的统治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2.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以加强君权、维护专制统治。3.内容(1)基础是“”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2)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3)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4.特点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5.影响(1)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2)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中的主流地位。天人感应法家思想传统文明二、宋明理学1.兴起原因(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2)唐宋时期,“”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3)唐宋儒家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弘扬积极入世、的儒学传统,重兴儒学。2.形成标志到宋代,新兴儒家逐渐确立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理学。3.发展过程(1)程朱理学①代表人物:北宋程颐和程颢起突出作用;南宋是集大成者。②主要主张:“理”是世
3、界的本原;求理方法是“”。③历史影响: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以后逐渐成为。三教合一关怀现实朱熹格物致知官方哲学4.地位影响(1)地位:理学是的儒学主流。(2)影响①积极方面:重视,注重气节、品德等;强调人的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庄严。②消极方面:强调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陆九渊致良知宋明时期主观意志力量社会责任三纲五常一、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史料一(董仲舒),“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帷外门生,一个对一个口传),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汉书·董仲舒传》史料二受命之君,
4、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号为大夫者,宜厚其忠信,敦其礼义,使善大于匹夫之义,足以化也;士者,事也,民者、瞑也;士不及化,可使守事从上而已。——《春秋繁露·深察名号》1.史料一与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有何关系?【提示】史料体现了董仲舒的专心治学,持之以恒,为他三次对策奠定了基础。2.史料二中董仲舒论述的是什么思想?你如何认识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提示】思想:“君权神授”思想。意义:神化了王权,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同时客观上限制了君主权力。3.以上两则史料有哪些史料研究价值?【提示】研究董仲舒及其成就,研究君权被神化的过程,研究儒学
5、的发展历程。二、宋明理学史料一“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朱熹《近思录·致知》史料二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合心与理而为一,则凡区区前之所云,与朱子晚年之论,皆可以不言而喻矣。——王阳明《传习录·答顾东桥书》1.对史料一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应如何认识?【提示】鼓励人怀疑、求真,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鼓励人有想象力的探索,鼓
6、励人务实的工作和学习方式。2.王阳明的观点与朱熹相比有何变化?【提示】认为天理不在万物而就在心中;更加注重内心的反省和道德修养,强调人自身的主观努力。【突破提示】背景突破法董仲舒新儒学是西汉历史发展到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把神权与王权高度融合,既满足了统治者的心理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总之,它是西汉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突破归纳】1.特点(1)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沦为官方的统治哲学。(2)核心是天人感应,在此基础上以阴阳灾异解说时事政治。(3)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君权神授。(4)以神
7、权限制王权。2.原因(1)汉初实行的黄老无为的思想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2)汉初经过休养生息,国力渐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新思想,为此汉武帝“举贤良对策”。【突破提示】关键词分析法(1)“格物致知”“物,犹事也”: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但这个“物”却是主观的“事”,说明其属于客观唯心主义。(2)“心即理”:说明陆王心学同属于理学的范畴,但其认为“心”而不是“事”是事物的本原,这说明其属于主观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