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讲座之一

手足口病讲座之一

ID:39227866

大小:1.47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6-28

手足口病讲座之一_第1页
手足口病讲座之一_第2页
手足口病讲座之一_第3页
手足口病讲座之一_第4页
手足口病讲座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讲座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泰安市中医医院张型涛概述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流行概况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主要为Cox A16型1959年将该病命名为“手足口病”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

2、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流行概况EV711969年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975年保加利亚:705例患儿受到感染,其中149例发生了急性弛缓性瘫痪,44例死亡。1997年马来西亚:2628例发病,39例急性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或无菌性脑膜炎,30多例患儿死亡。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129106例HFMD,其中405例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8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由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导致的肺水肿和肺出血。

3、流行概况EV711999年以来,我国广东、福建、上海、重庆等地区报告局部流行EV71感染。2007年山东临沂流行以EV71为主的手足口病。2008年安徽阜阳、海南、广州,河北等。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第三位,死亡数第一位流行概况2009年河南、山东等多地流行。民权79例实验室检查97.5%为EV71阳性。荷泽36例实验室检查100%为阳性。病原学属微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无外壳、正20面体、直径20-30nm、单链RNA脊髓灰质炎病毒:通过将标本接种至猴子体内,1909年首次鉴定出该病毒,1949年,利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增殖病毒,为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柯萨

4、奇病毒:1948年在美国纽约Coxsackie镇,将两名麻痹患儿的标本接种至乳鼠体内,分离出来的一组病毒定名为柯萨奇病毒。根据它们在乳鼠上产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在细胞培养上的能力,分为柯萨奇病毒A组和B组。埃可病毒:1951年在一名无症状的儿童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在细胞培养上可以造成致细胞病变,但对乳鼠和灵长类动物不致病。新肠道病毒:后来,新发现的病毒被按照序号命名(69~71),最近,已经命名至102型人肠道病毒发现的历史病原学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等型,B组的2、3、4等型。埃可病毒4、6、9、11等型。肠道病毒71型(分为A、B、C

5、3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以及C1和C2亚型)等。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病原学(理化性质)560C以上高温会失去活性对乙醚有抵抗力,20%乙醚,4℃作用18h,仍然保留感染性耐酸:在PH3.5仍然稳定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对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甲醛、氯化物、酚等化学物质可抑制活性流行病学传染源人是已知的唯一宿主及传染源。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病后1周传染性最强,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

6、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流行病学传播途径消化道:粪-口传播。呼吸道: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主要途径):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医院感染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流行病学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显性:隐性=1:100患者多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不同病原型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人群可反复感染台湾资料:EV71家庭接触传染率为52%(176/339家庭接触)。其中传染率分别为,同胞84%(70/83

7、);堂表血亲83%(19/23);父母41%(72/175);祖父母28%(10/36);叔叔阿姨等26%(5/19)。流行特征四季均可发病,常见于4~9月份。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EV71特点EV71较强的传染性:爆发、流行较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较为特殊的发病机制:病情加重突然较难做到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EV71感染手足口病/咽峡炎病毒侵袭脑脊髓炎神经源性反应肺、心损害(非炎性损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