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

ID:38888553

大小:94.3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20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_第1页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_第2页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_第3页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_第4页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教学设计单位:鲁山县第二初级中学学科:八年级数学教师:黄晓静《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确定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之后进行的,它既是上节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下节学习等边三角形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理的预备知识。从知识结构看,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为以后的几何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证

2、明和计算依据.许多中考题中常常用等腰三角形结合四边形、相似形、圆、函数等相关知识点出一些综合性题目和压轴题目,所以要求学生能掌握并灵活应用。2、教学内容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了解反证法的基本思路,并能简单应用。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了解反证法的基本思路,并能简单应用。方法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教学设计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是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发展学生

3、的初步的演绎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确认等数学活动,体会数学观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的探究精神。4、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索和应用。 5、教学难点:了解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6、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观察、操作、猜想能力较强,但演绎推理、归纳、运用数学意识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结密性、灵活性比较欠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三、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先明确本节课的

4、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1)探索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2)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3)了解反证法的基本证明思路,并能简单应用。(4)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二)复习导入,探究新知1、出示探究题目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教学设计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反过来,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在△ABC中,如果∠B=∠C,那么AB与AC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学生自由思考,相互讨论,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一是有利于学生提高兴趣和自信,而是能够

5、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2、出示例题例已知:AB=DC,BD=CA,BD与CA相交于点E求证:△AED是等腰三角形.(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体会“等角对等边”的含义。)E3、针对练习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1=∠2,AD∥BC求证:AB=AC(设计题目力求有思考价值,有梯度,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既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达到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更好地使学生运用所学数学

6、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富有成就感。)从而得出: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四)适时提问导出反证法我们类比归纳获得一个数学结论,“反过来”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教学设计思考问题也获得了一个数学结论.如果否定命题的条件,是否也可获得一个数学结论吗?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有学生提出:“我认为这个结论是成立的.因为我画了几个三角形,观察并测

7、量发现,如果两个角不相等,它们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但要像证明“等角对等边”那样却很难证明,因为它的条件和结论都是否定的.”的确如此.像这种从正面人手很难证明的结论,我们有没有别的证明思路和方法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出反证法。如果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推导出了与已知或公理或已证明过的定理相矛盾,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也是证明命题的一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反证法.针对练习(用反证法证明)求证:如果a,a,a,a,a都是正数,且a+a+a+a+a=1,那么,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

8、5.证明:假设这五个数中没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即都得小于1/5,那么这五个数的和a+a+a+a+a就小于1.这与已知这五个数的和a+a+a+a+a=1相矛盾.因此,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教学设计(五)达标测试(1)如图,已知∠A=36°,∠DBC=36°,∠C=72°,计算∠1和∠2的度数,并说明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2)如图,BD平分∠CBA,CD平分∠ACB,且MN∥BC,设AB=12,AC=18,求△AMN的周长.(3)用反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