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论

ID:38832113

大小:1.77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6-20

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论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论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论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论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认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论)小讨论结合个人的经历或理解,谈一谈你的某个认识或看法是怎样得到的?你又是依据什么来验证你的认识看法正确与否的。沈括质疑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改造世界(大框架)认识从何而来?——实践认识是什么?——认识的本质认识如何发展?——认识的规律认识的最终目标?——真理价值教学重点1、认识的来源和本质2、认

2、识的辩证发展过程3、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本质)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一)认识活动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中介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三个环节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多重关系。如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等等。在这多重关系中,实践关系(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和认识关系(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最为根本。实践关系决定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反作用于实践关系。一方面,

3、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同时促进客体的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和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例如中国吃螃蟹的故事,西方吃西红柿的故事)(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从认识的最终源泉上来说的。(2)具体到每个人或某个人,其知识结构则往往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统一。(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

4、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二、认识的本质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又叫反映论路线,认为认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又叫先验论路线,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和经验而存在。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笛卡儿“天赋观念论”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黑格尔“绝对理念”(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共同点:都坚持反映论区别:能动反映论和机械反映论的对立,即在认识论问题上是否坚持实践观和辩证法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根本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二是离开辩证法考察认识问题。(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论。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

5、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列宁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第一次能动性飞跃第二能动性次飞跃一次具体的认识过程两次能动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实践(一)两次能动性飞跃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含义、基本形式、特点(2)理性认识:含义、基本形式、特点(3)二者的关系区别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4)二者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2、两次能动性飞跃(1)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A、原因a、感性认识的局限性b、认识的最终目

6、标B、条件a、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感性材料b、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十六字”)这个故事来源于印度。传说印度舍罕王朝的国王打算重赏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有何要求,这位聪明的大臣胃口看来并不大,他拿着一张棋盘,跪在国王面前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个小格内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陛下啊,把这样摆满棋盘上所有64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罢。”国王一听,认为这区区奖赏,微不足道。于是,满口答应道:“爱卿,你所求的并不多啊,你当然会如愿以偿。”说着,他令人把一袋麦

7、子拿到宝座前。感性认识的局限——宰相的要求然而结果怎样呢?按照第一格内放一粒,第二格内放二粒,第三格内放四粒,……还没有放到二十格,一袋麦子就已经完了。一袋又一袋的麦子被扛到国王面前来。但是,麦粒数一格接一格地增长得那样迅速,很快就可以看出,如果要放到第六十四格,即使拿来全印度的粮食,国王也兑现不了他对西萨·班·达依尔许下的诺言了,因为按照宰相的要求,需要有18,446,744,073,709,551,615颗麦粒。(即1+2+22十23十24……十263)。每500,000颗为1蒲式尔(1蒲式尔约为35.2升),由此看来,国王得给西萨·班·达依尔四万亿蒲式

8、尔才行。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两千年内所生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