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园设计

牡丹花园设计

ID:38808211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9

牡丹花园设计_第1页
牡丹花园设计_第2页
牡丹花园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牡丹花园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上设计说明:三面环水,一面临路,占约1.2公顷,现有畅心楼、澜月轩、涟漪园等中国古典建筑,园内植被品种较为丰富,地形中央高,四周平坦。设计立意结合对牡丹的观赏,运用中国传统园林手法,营造优美环境、弘扬中国牡丹文化。牡丹文化牡丹文化的起源可以从《诗经》中的词句“赠之于芍药”算起,这里的芍药指的不单是芍药,亦指牡丹。因为牡丹初无名,最初统称“芍药”。最早的牡丹专著是北宋时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而诗词中让人们广为流传的则莫过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还有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唐代刘

2、禹锡,语到出“惟有牡丹真国色”,可见牡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地形设计全园地形中高四周平坦,三面临水,一面靠路,在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牡丹的生长习性沿地势布置种植,局部地形做细微调整,使得游人能够在不同的角度下观赏牡丹的姿容。参照我国传统花卉所描绘牡丹与花木、山石相结合自然错落的画面来布置。由“天香”亭向西顺地势经牡丹桥过牡丹廊入南湖造一水溪,溪边种植牡丹,形成一组自然的花溪,是整个设计中最为灵性的部分。观园流线对园子原有的道路进行了调整,确立了游园的主路线,每个空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做到引人深入,步移景异,使游人在玩赏时能饱览牡丹园的景色。观园的游线为:垂花门入口——“国色

3、天香”石——寻花(牡丹图案铺装)——“满堂富贵”——“静花池”——“畅心楼“——牡丹廊(彩绘《牡丹亭》)——洗香台——聚香堂——香溪——谷雨桥——“天香”亭——牡丹园——牡丹盆景区——“留香”门(出园)。整个流线按照:序幕——发展——高潮——结尾的文章顺序引到游人赏园,根据景点的设置先是对牡丹的历史、文化、故事、民俗有一定的介绍,在经过较长的游线后,引人登高观牡丹,这里的牡丹不同与园中别处的牡丹,是成片栽植,形成花海,是整个园区的高潮部分,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顺溪而下,细品盆景区的牡丹,由“留香”门出园。植物设计在保留园中树木的基础之上,根据地形和景观的需要补种了一些乔木和灌木

4、,同时结合牡丹的生长习性和花语补植了相关的树木。牡丹的种植在路边、建筑、水溪、景石等处为点植方式、高地(天香亭北面)的牡丹园为片植,形成花海的气势。由于牡丹的观赏期较短,园中除了在非主景区选用与牡丹相似的芍药来搭配以延长观赏期外,还结合牡丹盆景的展出来吸引游人。景点详细介绍1.“牡丹园”垂花门(入口)——这是全园的游人主入口,采用垂花门的形式,结合原有的围墙。门口补种一玉兰和油松,暗含“玉堂富贵”、“长寿富贵”之意。2.入门迎面是一组山石,山石正中刻有“国色天香”,暗指牡丹,但此区不种植牡丹,仅在空地上有以牡丹为题的大型卵石铺装图案,图案有各色卵石拼成,图形为园形,半径为2.5米

5、。牡丹园游览由此而始。3.主路——园中有一宽1。5米的园路,这是游园的主要道路,全路以卵石、青砖铺成,每隔12米(象征一年中的十二个月)有一半径0.3米的圆形石雕,上以浮雕的形式刻有不同牡丹造型的图案,总共24个(象征24节气),此路名为:踏香寻花。4.神女蜂——沿“踏香寻花”南行30米,可见一太湖石屹立空地之中,其形态酷似一美貌婀娜的少女,起名为“牡丹仙子”,由此可联想起关于牡丹仙女的传说。5.满堂富贵——神女峰西行,进入一片海棠林(现状保留),被海棠夹道,树下种有牡丹,一点景石上刻有“满堂富贵”。海棠、牡丹的花期均在四月,届时白色的海棠空中飘舞,资艳容丽的牡丹膝边怒放,将是绝

6、美的画面。6.“静花池”——路尽之处有一轩,入轩乃是一牡丹花的花房,再出轩,迎一水面,水中种有莲花,水边为一株白色牡丹,此池起名为“静花池”,池由轩、廊、及畅心楼围合而成,别有洞天。7.“牡丹廊”——静花池东为一组游廊,游廊的彩绘原是以梅兰竹菊、花鸟山水为主题的,现在改造中,将以《西厢记》的内容为主题,让游人在观花的同时,聆听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8.“洗香台”——牡丹廊沿途可下到一临水平台,此平台临公园的南胡水面,台边观夕阳,回首观花,花香飘来,清水迎面,景色清人心肺,起名为“洗香台”。9.“聚香堂”——洗香台踏青石东行二十余步,见一月亮门,入园满园牡丹,颜色各异,姿态万千,此名

7、“聚香堂”。聚香堂原名玉谰堂,现取花色满园,并加围墙、月亮门形成一院落、一景点。10.“谷雨涧”——出聚香堂即闻水声,寻声而之谷雨桥,水从高出来,但不见其源,穿石而过,水花四溅,岸边牡丹争相“花”。牡丹,俗名谷雨花,吴中俗谚云:“谷雨三朝看牡丹。”此处景名就因此而得11.“谷雨桥”——位于主路与谷雨涧的交汇点,桥为拱型石桥,东望牡丹廊,西观牡丹亭,近赏流水花姿,是园中重点景点。12.“牡丹亭”——顺溪而上,密林夹道,忽遇一亭,亭边密林围绕。13.“牡丹园”——牡丹亭北坡,满种牡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