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刘军强-开题报告-之三-终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附件10:论文(设计)管理表一昌吉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AComparativeStudybetweenProductApproach&ProcessApproachintheContextofJuniorMiddleSchoolsEnglishWriting过程写作法和结果写作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对比研究系(院)外语系专业班级B0801学科文学学生姓名刘军强指导教师性名毛怀周学号0825804001职称讲师(双硕士)一、选题的根据(1、内容包括:选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选题的研
2、究目标、内容创新点及主要参考文献等。2、撰写要求:宋体、小四号。)1.1选题的来源:写作作为语言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在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写作能力既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也是一种最难培养的高级语言技能(DevineThomas,1987)。它能清楚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对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非常关键。中国的语言教师多年来一直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收效甚微,学生的写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一现状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现行的结果法(ProductWritingTeachingApproach)有关。许多年来,结果写作法占据了传统的
3、写作课堂,很少有人去关心要写出一篇连贯通顺的作文会涉及到哪些过程或策略。然而,很多研究人员指出写作是一项非常复杂、高度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采取一种综合的方法,提高对写作过程的重视。近20年来,过程写作法((ProcessWritingTeachingApproach)在西方语言学界和教学界非常流行,被证明对于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有明显效果。我国目前采取的意念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法(即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结果教学法)显然已不能满足大纲对教学的要求。而以交际理论为基础的过程教写作学法认为写作并不是写作
4、者的单独行为,而是群体的交际行为。它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写作过程而不单单是写作结果上。通过一系列的、由学生亲自参加的、在教师监控下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得到纠正、指导、帮助和启发。这就克服了结果教学法的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笔语交际能力。1.2选题的目的:本文旨在对国内外写作教学法中两种主要理论基础和模式—过程写作法和结果写作法进行对比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通过本论文能够探索出一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模式,以迎合当今新课改教材中写作教学的需求,使学生逐步由学写到会写,培
5、养学生获取英语知识、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3选题的意义: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初步具备运用英语的能力。而培养学生书面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就是写的技能的落实。写作教学在初中英语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体现出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英语表达自己观点。不经规范科学的训练,学生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翻译要点的水平上。随着英语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己成为广大英语教师越来越关注的一个问题。第6页共6页XX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鉴于许多原因,许多中学仅仅把写作教学当作中考备考的一
6、项应试任务。结果在低年级期间,写作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写作教学任务得不到落实,或者只是零敲碎打,缺乏系统高效的写作训练。即使到了高年级,往往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急于求成,收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致使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达不到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提出更适合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1.4研究问题:问题一、结果法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是否依然适用?问题二、过程法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是否完全适用?问题三、两种教学法在对增长学生的写作知识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写作态度、兴趣方面有何异同,哪种方法能够更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1.5研究假
7、设:假设一、过程法和结果法都有助于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假设二、过程法比结果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解决问题以及组织段落的能力;假设三、过程法比结果法更能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增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写作的信心。1.6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我国,写作范式的转换首先在一些大专院校的英语写作课堂中开展(吴锦、张在新,2000;张吉生、周平,20O2;罗瑜、李红,2003;邓郦鸣、刘红,20O4)。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也开始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传统的成果写作法与过程写作法的利弊得失(于飞、张慧芬,
8、1996;陈立平、李志雪,1999;贾爱武,1998;李森,2001)。他们几乎一致认为,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