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538603
大小:15.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4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谈话引入,整体把握1、谈话导入:有这样一首诗,引读:(课件出示古诗: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讲的是古往今来,人们对鲈鱼的喜爱和打渔人的辛苦。今天我们要读到的故事,正和鲈鱼有关。2、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湖心小岛上住着一对热爱钓鱼的父子。(板书:父 子)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能钓到一条大鲈鱼,实在难得!但11岁的詹姆斯做到了。(贴图:鲈鱼)在这次不同寻常的钓鱼经历中,他得到了人生最珍贵的启示。今天我们继续来读——(手势引导生齐读课题:钓鱼的启示)这是一个多么耐人寻味的启示啊!再读课题二、切入重点,自主探究1、师:在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2、詹姆斯和他的父亲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你听——(师读或听录音)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詹姆斯(大叫):“爸爸!”父亲(平静地):“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詹姆斯(大声抗议):“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过渡: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父子俩产生了这么巨大的分歧?(生:詹姆斯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父亲却要求他把鱼放回水里去。)师:父亲坚决要放(板书:放),儿子一心想留,我们再读课文,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2、自读课文2—5自然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詹姆斯钓到大鱼了!父亲的眼光里是 和 ;而詹姆斯整整用了
3、 个小时才将那个大家伙遛得筋疲力尽,真 啊!(2)怀着 和 的心情把鱼拉上来的詹姆斯发现:他钓到的不是 鱼,而是一条足有 公斤的大 !2、用自己喜欢方式读10—12自然段,填空:(3)詹姆斯想要留下鱼,更是因为:月光下,没有 ,也没有 ,当然也就没有 。(4)父亲 。詹姆斯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他吃力地把鱼放入水中,他的心中十分 。三、交流汇报,感情朗读师:请善于读书的孩子的来汇报你的答
4、案。1、指名汇报填空。2、师:詹姆斯不肯放鱼,一定有他的理由。现在请你到文中去找找詹姆斯不愿放鱼的理由,帮他劝说父亲把鱼留下。3、交流汇报,指导感情朗读:(1)支持儿子留鱼的理由一:理由一:钓到这条大鱼不容易。师追问: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他的不容易?指名汇报读:突然,詹姆斯的鱼竿猛地被拉弯了,他马上意识到那是个大家伙。他吸了一口气使自己镇静下来,开始慢慢地遛那个大家伙。看来,为钓到这条鱼,我是等了很久,而且颇费了一番功夫呀,的确不易。理由二:足有10公斤的大鲈鱼,这是他见到过的最大的鱼。师:从哪里可以看出鲈鱼的大?足有十公斤!看到这么大的鲈鱼,詹姆斯的
5、神情是:眼珠都瞪圆了,加上表情读一读。我的天哪,这么大的一条鱼,你钓的这条鱼有五公斤,,再激动一点。指名汇报读,作朗读指导师:谢谢你,你的表情,你的朗读,把詹姆斯激动的心情展现。如果我们想更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课文内容,还可以想象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设身处地体会。 现在就让我们把第三人称转换成第一人称:我和自己 试着读一读同学们啊!你们现在钓到了一条重达10公斤的大鱼,兴奋吗?自己试着读一读你们读出了自己的个性,让老师很钦佩。请同学们注意看,这句话后面的标点是句号,我们可以把它换成感叹号吗?真了不起,敢于向课本挑战,现在就把你们激动的心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6、。谁还想找理由劝说一下爸爸还有一条更充足的理由我们一起看第十自然段理由三:没有一个人看见,没有人会知道詹姆斯不遵守规则是啊,此时詹姆斯向四周望去,月光下,引读没有。。。。。。指名汇报读,作朗读指导:第10段师:了解了詹姆斯想留下鲈鱼的几种理由,我们来帮他归纳总结一下,必须使用这几个关联词:“……不但……而且……况且……”生:我之所以想把鲈鱼留下来,是因为:这不仅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鱼,而且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大的鱼,况且当时也没有一个人看见。(课件出示)师:同学们,和詹姆斯一起来说服父亲留下鲈鱼吧!生齐读上面句子。师:但是父亲却依然,父子俩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7、。请你和同桌分角色表演读。父亲(看了看大鱼,又看了看儿子):“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水里去。”詹姆斯(大叫):“爸爸!”父亲(平静地):“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詹姆斯(大声抗议):“可哪儿能钓到这么大的鱼呀!”现在老师来扮演父亲,同学们来扮演詹姆斯,再现当时的情景。师生合作读。过渡:詹姆斯留下鲈鱼的理由足够充分,但是父亲坚决要放鱼,想必也有他的原因,请你在文中找找父亲坚决要放鱼的原因。生自读汇报理由:离允许钓鲈鱼的时间还差两小时。因为父亲知道这是钓鱼者应该共同遵守的规则(板书规则)。父亲就是这样一个自己遵守规则的人。师:面对爸爸如此坚决的态度(板书:坚决)
8、,尽管詹姆斯十二分地不情愿,最后还是遵从了父亲的决定把鱼放回水中,此时他的心中十分——(板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