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306209
大小:8.50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6-08
《食用菌遗传学基础与育种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食用菌遗传学基础与育种技术第一节食用菌的繁殖方式第二节食用菌的生活史第三节选种技术第四节育种技术食用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第一节食用菌的繁殖方式2.以产生无性孢子的方式繁殖:如香菇产生节孢子,双孢蘑菇产生次生孢子,草菇产生厚垣孢子,黑木耳产生钩状分生孢子等;一、无性繁殖不通过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由亲代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繁殖,食用菌的无性繁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以菌丝断裂的方式繁殖;3.以出芽方式繁殖。通过有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叫有性繁殖。孢子核基因的不同就决定了其所萌发成的单核菌丝的不同性别。有性
2、繁殖根据进行质配的单核菌丝的性别,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形式。二、有性繁殖(一)同宗结合(二)异宗结合(一)同宗结合(10%):由单个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不须与另外的担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进行质配,核不发生配合,而可自交形成正常的双核菌丝,并有产生子实体的能力,这类食用菌称为同宗配合。其担孢子的基因性完全一致。(1)初级同宗配合:草菇:单个担孢子→双核化(2)次级同宗配合:双孢菇:单个担孢子(有二个不同核)初级同宗结合:担孢子只含有一个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核,此单核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同核菌丝能进行双核化并完成有性生活史的全部。次级同宗结合:每个担子上产生两个担
3、孢子,每一担孢子内含交配型不同的两个核,双核担孢子萌发后形成可孕的多核的异核菌丝体,从而不经不同来源菌丝的交配即可自行完成有性生活史。(二)异宗结合(90%):同一担孢子萌发产生的初生菌丝带有一个自交不亲和的细胞核,不能自行交配,只有2个不同交配型的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初生菌丝之间的交配,才能完成有性生活史。这类食用菌称为异宗配合。(1)二极性(25%):担孢子的基因性由一对基因控制:(滑菇、木耳、大肥菇)A、a(2)四极性(65%):担孢子的基因性由二对基因控制:(毛木耳、香菇、平菇、金针菇等)AB、Ab、Ab、ab。无论是同宗结合或异宗结合,都是细胞质的结
4、合,细胞核并不结合,只是紧靠地排列成对。这些偶对胞核继续不断地分裂,形成大量的新细胞,使菌丝体迅速地生长发育。4.质配形成异核的双核菌丝。多数种类的双核菌丝通过锁状联合菌丝细胞分裂伸长;第二节食用菌的生活史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萌发,经历菌丝体、子实体阶段,以及又由子实体产生孢子的循环过程。一、伞菌的生活史1.担孢子萌发;2.单核菌丝(初生菌丝)开始发育;3.两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进行质配;8.各个单倍体核分别移至担子小梗的顶端,形成担孢子。至此,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活史。一、伞菌的生活史5.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双核菌丝体组织化,开成各种食用菌所特有的子实
5、体;6.来自两个亲本的一对交配型不同的单倍体核在担子中融合,进行核配,形成一个双倍体核;7.双倍体核进行减数分裂,结果产生四个单倍体核,原担子变成担子;三是核配马上进行减数分裂,每个细胞中都有4个单倍体核,称为单核期,此期亦短暂。二、有性生殖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一是质配后开始的异核双核阶段,即异核双核期。具有产生子实体的能力;二是核配后开始的短暂的双倍核期;食用菌的种性是通过菌丝体的繁衍逐代传递的,所以自然选择就侧重于在不同菌株之间进行,而不是在同一菌株的后代中进行。第三节选种技术一、选种的原理和方法1.原理食用菌自然选育的基本流程:收集品种资源生理性能测定
6、品种比较试验扩大、示范推广尽可能的收集有足够代表性的野生菌株。确定采种的目标,采集点的地理条件,并做好详细的采集记录。2.方法①品种资源的收集.②生理性能测定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采用多种分离方法获取菌株,随后,立即用平板做拮抗试验(即分离的菌株菌丝两两配对接入同一平板培养基内),适温培养,经十余日,不同菌株的菌落内是否出现拮抗线,同时还可在平板或生长测定管上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及对温度的反应。比较各菌株的优劣,详细记录各菌株的产量、菇形、温性、干鲜比、始菇期、菇潮间隔、形态等。为了试验的准确性,要保证菌种的质量,培养基配方,接种,管理措施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尽可
7、能使之一致。试验还应按生物统计原理进行安排。③菌株比较经扩大试验后,将选出的优良品种放到有代表性的试验点进行示范性生产,待试验结果进一步确定之后,再由点到面推广。④扩大试验上述的品种评比结果仅是个阶段性的成果,还应和当地的当家菌株同时进行栽培,证实它是更优良的菌株。⑤示范推广将有价值的子实体的局部组织、孢子或基内菌丝移接到斜面试管培养基上,获得纯培养菌丝的操作称为菌种分离。二、菌种分离什么是菌种的分离呢?种子资源的获得有野外采集和栽培场所采集两种途径。野外标本的采集,主要适用于食用菌的野生种驯化、遗传育种、生理生态以及各种研究用的一级种的分离。而在食用菌栽
8、培上的一级种的分离,其种菇的来源主要是从栽培场中经留种获得的。(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